2013論壇/以同理心改善學生學習

出自均優學習論壇共筆
於 2020年11月13日 (五) 05:31 由 丁志仁討論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已建立頁面,內容為 "===主講者:郭晏如=== ====經歷:==== * 78—84年擔任雲林縣斗六市鎮東國小級任教師 * 84年至今皆擔任嘉義市嘉北國小藝術與人文科…")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主講者:郭晏如

經歷:

  • 78—84年擔任雲林縣斗六市鎮東國小級任教師
  • 84年至今皆擔任嘉義市嘉北國小藝術與人文科任教師

學歷:

  • 78年新竹師專美勞師資科畢
  • 84年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系畢
  • 99年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環境藝術研究所碩士班畢

前言

我們會對先天有缺陷的特教班或資源班回歸普通班上課的孩子,在課堂上胡鬧或發出怪聲,給予特別的包容,作業和課程也都會另外給予很大彈性的學習調整,但是對於普通班裡看起來[一切正常]且[聰明]、[反應靈敏]的學生,往往無法忍受其隨意破壞教室常規、上課吵鬧、屢勸不聽、老是衝動和同學起爭執的[頑劣行為],給予好言正向規勸、嚴厲警告,甚至動用體罰仍然無效,而經常為其頭痛不已! 如果學生不服管教,態度惡劣,故意頂撞師長或嘻皮笑臉,更會惹得老師更加火冒三丈而一時情緒失控!

然而,如果老師或父母能警覺這些看似智能和肢體正常,卻脾氣衝動、好鬥、忘東忘西、不寫功課、字跡潦草、上課不專心、多話、散漫、愛搗蛋、坐不住、老是動來動去干擾別人、不負責任(交代的事經常忘記或沒做完)、安靜卻經常發呆沒聽到而常出錯的孩子,有時卻又表現超棒、創意十足、活潑熱心……,您認為只是較[缺乏學習動機]的孩子,有可能患有輕微腦部生理缺失疾病,例如︰注意力缺失症(ADD)或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DHD)、妥瑞氏症、亞斯伯格症等,導致他的負面學習與干擾行為,都是生理因素而無法自控,尤其是ADD和ADHD的孩子大都有抑制系統的問題,老師和家長如能以[同理心]感受理解他們的[身不由己],就不會老是認為︰[你可以再努力一點,應該可以表現得更好!]而給予一般同學輕易可以做到的相同要求和標準,對這些通常伴隨有不同的學習障礙的孩子,他們是非常困難做到的,當他們這些負面行為一再出現,而且每下愈況,就是一種求救的警訊,告訴大家︰他們急需老師和家長給予[特別的協助支援]、[補救教學]和[包容]與[更多的讚美和鼓勵]。如果已經嚴重影響自信心和人際關係與其他重要學習,造成其困擾和壓力,更應該積極說服家長,接受評估診斷與治療。

探討問題

一、為何對經常調皮搗蛋的學生,施以〔正向〕管教,和〔嚴厲處罰〕仍然無效?而且更令人無力的是︰才管教沒多久,立刻又再犯!是否故意挑釁師長的權威與耐心的限度?

文森˙孟斯特拉博士強調︰很多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孩子,雖經過【標準化的學業能力測驗】結果顯示,很多都腦筋不錯,看起來也不像有學習障礙,儘管功課常常亂寫,字跡潦草得難以辨識,家長和老師多半認為他們是〔聰明的孩子,只是專心和用功程度有待加強——只要再努力一點,一定可以表現得更好!〕師長開始因為其〔沒有盡全力而處罰他,可是在學校行為或成績仍不見好轉〕。即使家長不惜重資、祭出非常好康的〔賄賂獎賞〕手段?還是貫徹〔更嚴厲的懲罰〕?如果您教導的孩子患有ADD或ADHD,兩種策略都是無效(註1) 。 因為當父母和老師在告訴ADD或ADHD的孩子〔你應該再專心一點〕或〔你更該更努力控制自己的行為〕,就如同在告訴一個聽障兒〔你必須把耳朵再拉長一點,好聽得更清楚!〕或等於告訴一個視障兒童〔你應該把你的眼睛再睜大一點,好看得更清楚!〕一樣無效,然而,視障和聽障的孩子,都已經漸漸受到更好的對待與重視,ADD或ADHD的孩子也是一樣 !(註2)

有時嚴厲的懲罰,甚至搬出昔日傳統有疼痛感的[體罰],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馬上提高專心和注意力。對大部分正常且幼小的孩子而言,適度的體罰可迫使其因身體經過局部疼痛不舒服的具體經驗,讓大腦留下深刻不好的印象,而記住不再犯同樣的錯,但是對ADD或ADHD的孩子,體罰只能對其產生〔當下〕的短暫效果,然後立刻就因做別的事,轉移注意力而馬上忘記了剛才的慘痛教訓,有時會因過度害怕自己[極易犯錯又被罰]而造成過大心理壓力,反而出現憂鬱或身心症狀。尤其是對衝動型的ADHD高年級兒童實施權威式管教,更易引起他不滿情緒而失控,造成親子或師生衝突!

二、如何實施同理心的有效管教?

首先您要能分辨︰即使經常使用〔正向〕管教的柔和勸導與鼓勵,和緊迫盯人、嚴厲訓誡和處罰,恩威並盡仍然管教無效的學生,有否某方面特殊障礙?尤其是情緒障礙和學習障礙。而ADD和ADHD目前屬於學習障礙的一種,是患有身心障礙的學童中人數比例最多的,而每班級中有明顯ADHD的學生,約5---10%,以男生居多;ADD則包含許多經常做白日夢、迷糊乖巧的女生,高達10--15%。然而有經過專業評估和診斷認定的 ADD和ADHD學童,不到2%;接受醫師診治,持續藥物治療的,則更少之又少 。而經常干擾秩序、影響常規、不肯認真學習、很難管教的〔問題〕學生,通常都是ADD和ADHD學童居多,如果只是單純的情緒障礙學生,當下不要立即處理,師長絕對不可生氣動怒而責罵或頻頻安撫,以免再度刺激他而失控,先將其帶離現場或安置教室一角或原地暫時忽視他的存在,等其情緒平靜之後再處理,通常可以有效改進其態度和學習;若是ADD和ADHD的學習障礙,身為教養者的老師和父母,則必須充實自己,具備基本學習障礙的認知、判斷與輔導策略,理解特殊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狀況和表現,才能產生認同感,進而才能以[同理心]來包容和協助其克服學習困難,發展他的優勢才能。

(一)當個〔有能力〕的老師(父母)

有能力的老師需要具備科學精神,認識什麼是ADD、ADHD,對不知道的事情,容許不確定性的存在,然後努力尋求答案。努力追求相關知識:閱讀、傾聽、尋找、質疑! 你可以對任何事提出質疑,開放自己接收新的資訊,但是對於沒有事實根據的事情抱持懷疑,不要馬上相信你得到的訊息,謹慎判斷資訊的正確客觀性,同時挑戰、測試、批判它,最後實驗驗證和想出新的方法,根據結果修正計畫,如果經得起如此的檢視,或許就有助於你瞭解ADD、ADHD和教養你的孩子 。

1.盡量閱讀相關書籍 2.尋找相關的影片 3.約見請教你居住地區的相關專業人員 4.參加地區性的父母支持團體或研討會 5.參加全國性的相關團體組織 6.自組教師專業社群,和家長成長團體或網路社群:提供經驗分享或問題討論與關懷支持

教師努力[自我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克服他的障礙所帶來的教學干擾與其學習上的困難,因為[瞭解]而[接納]他的障礙特質,而產生[同理心],再加上自己對ADD或ADHD有較多的知識和深入瞭解,自然能給予這樣學習障礙的學生更多的幫助而替他爭取更多發展其優勢的表現機會,甚至有能力影響家長對孩子的管教態度。(註3)

(二)當ADD或ADHD的老師(父母),遇上ADD或ADHD的學生?

有ADD或ADHD的老師(父母)比其他老師(父母)在管教上更容易因衝動的人格特質而陷入情緒化,即使知道應該冷靜,但是仍然控制不了而當下做出過度反應的不當管教,造成自己更大的挫折與自責或師生(親子)衝突!因為ADD或ADHD的老師(父母)也和ADD或ADHD的學生一樣,大腦較缺乏行為抑制和延遲反應的能力。

若教師或父母自己本身沒有警覺性或病識感,就容易把負面的或不當管教的責任和問題都推給學生,當然也就沒有自省和改進的空間,而與該生產生更多負面的對立與無形傷害。反之,若教師或父母也察覺自己也符合ADD或ADHD的人格特質,懷疑或經診斷確定自己也是ADD或ADHD,就更能體會和諒解無心的衝動而被人誤解者的困擾。

(1)不要讓自己經常掉入情緒性的反應、挫折和怨恨的惡行循環中(註4)

立刻告訴快生氣或盛怒的自己:[不可以生氣、發飆啊! 學生只不過和你一樣,都是ADD發作罷了!連老師都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了,更何況是自制力更差的孩子?

(2)在面對ADD或ADHD的學生剛開始出現干擾或不配合學習的行為時,時時都要提醒自己︰[這個孩子有障礙,你所看到的可惡行為,絕對都不是故意的!]

通常大人會被自己認定是[故意的]負面行為而忍不住被激怒而更加嚴厲管教,但是對於孩子無心所犯的錯,則往往較容易讓自己冷靜以對而當下產生同理心的諒解 。

(3)親師雙方一定要主動密切聯繫,以便完全了解為其策畫的教養策略在校與在家中的學習情形是否有改善及其他問題,並彼此互相支持 鼓勵交流,貫徹共同的教育立場和原則

一方面也可多瞭解其家族史中的ADD或ADHD成因與源頭,因為ADD或ADHD是基因遺傳居多,如果家長和其他家族成員能自知孩子的問題來自其遺傳因素,就可同理心改變教養方式 。(註5)

(4) 一定要找適當時機,讓孩子明白自己的干擾行為,也可能和老師一 樣,是ADD或ADHD作祟。告訴學生:[老師也有ADD,所以老師知道你無法控制自己,都不是故意的。]

但是也要讓其深深明白不可以ADD或ADHD為自己找藉口,不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即使是無心的錯。一方面也要避免太專注糾正孩子的負面行為而忽略其[優勢]表現,例如康納曼博士在《快思慢想》所提醒的[看不到大猩猩]之主觀注意力[盲點]和慕勒-賴爾[視覺錯覺]產生的思考認知[錯覺](註6)

(三)接納學生的障礙特質,並調整其個別差異的標準與要求

1.允許其犯同樣的錯的次數比別的學生多,但是要對師長承諾次數要一次比一次少

這樣的孩子絕對沒辦法向你保證下一次做到不再犯同樣的錯,可以告訴他︰[我知道要你一直坐著完全不要動來動去或不要講話,是做不到的,但是你可不可做到下次的次數少一點?今天整節課被老師警告5次,下次只能3次可以嗎?所以以後老師一定會特別提醒你,當你聽到老師叫你時,就要特別注意了,一定要馬上改進不好的行為好嗎?]多半孩子都爽快答應,也覺得容易做到而確實有遵守諾言。

2. 針對其學習困難之處,多多給予協助、提醒與調整

每班人數眾多,老師無法時時兼顧提醒到每一個孩子,尤其是這些需要[一對一生活教練]的特殊學生,至少安排一位以上的[小老師],幫忙老師提醒其按時交作業、班上的重要配合活動和注意事項,並提供協助他利用[有效工具],建立生活中的結構和組織。

對ADD或ADHD盡量避免過多抄寫的作業,他們多半有些讀寫障礙和缺乏耐心,允許其讀寫的功課減量,或將大作業分成小部分,讓其分期多次完成。

3. 除了其情緒困擾有必要暫時隔離、帶離現場或忽略之外,盡量不要將其罰站太久或將其座位孤立、隔離、調至邊排及後排

反而造成更無聊更不專心的反效果。

(四)給予即時回饋、經常回饋與鼓勵,但獎勵先於處罰

對其正面的行為給予立即回饋,對不恰當的行為給予負面回饋,但必須具體明確且越即時越有效,且要提供比一般的孩子更明顯、更強的結果,如:特別的點心、小禮物、權利或零用錢。

(五)在上課開始坐不住時,要求其不可以隨意[亂動],但允許可以在座位上 做老師指定的提升注意力的[伸展動作]

上肢向前平伸及向下伸展、腹部呼吸法

(六)積極主動提供相關書面資訊與該生學習困難紀錄給家長,並努力說服家長帶孩子給專業醫師作評估確認。

除了改變對其教養策略,更要告知藥物及營養和運動多方面治療的重要性,尤其掌握治療的黃金期(10歲以前)。

結語

要做到對ADD和ADHD兒童確實實施同理心的有效管教,是要經過不斷的自我提醒和練習,因為這樣的孩子隨時將大人們激怒,是他們最大的能事,平時他們的優勢表現,很容易讓大人們忘記他們有[身不由己的抑制障礙],而忽略其障礙,將他們用一般正常孩子的行為標準 來立即處置!尤其也有衝動問題的ADD老師,面對這樣的ADD學生經常突發的衝動干擾行為,往往來不及告訴自己要同理心[延遲反應],就在當下被迫要做反應之下,衝動的做了後悔的負面[即時反應]。史帝芬.柯維博士的《與成功有約》書中也說:[讓衝動臣服在你堅持的價值之下,你可以自由選擇要採取的行動,不斷的練習,把那種你是可以有所選擇的感覺表現出來。]

注意力缺失的孩子,學習成績的落差很大,即不穩定,尤其是過動的學生,即使費盡心思,用盡各種辦法和同理心正面鼓勵管教,也很難改變他們干擾行為!效果都是很短暫的。光靠教養策略和營養補充及運動改善,成效非常小,而醫學證明藥物治療對85%的過動兒是目前最為有效的方法。筆者的孩子直至前年國一時才發覺其有ADD,身為母親和擔任教職的我,也和其他家長一樣,曾經因為無知而掙扎於害怕藥物的後遺症對孩子的傷害,以至一年多來斷斷續續藥物治療成效不彰。筆者雖然經過一年多的極力努力,吸取知識和研究嘗試各種教養方法,孩子在學業成績的補救很有限,但是學習態度的專注力,在藥效與劑量適當的期間內,確實有明顯的提升!因此深感錯過10歲的黃金期治療期的影響和重要性。

多數家長都很難接受孩子被診斷出[有障礙]的心理而不願帶孩子就醫,即使評估診斷確定,也很少願意配合讓孩子長期服藥治療,以致孩子的學習進步很有限。對於擔任ADD與ADHD兒童的老師(或父母),必須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愛心和耐心,往往仍挫折不已,即使不放棄必承受極大壓力。任教二十幾年,教過六千多位學生,直到自己的孩子也是ADD,我才能真正了解家長的心路歷程;直到察覺自己也可能是成人ADD老師和媽媽,我才真正理解ADD患者的衝動與時間掌控問題,單憑自己的意志力克制是多麼困難與無心!研究ADD,才終於為自己曾經花了二十幾年,用盡辦法努力,仍無法完全改變自己的內在衝動百思不解而恍然大悟,有了一個科學、合理的答案。

註解

  1. 文森˙孟斯特拉,2008,《教養過動兒-醫學沒告訴你的十件事 》,P.5--87
  2. 文森˙孟斯特拉,2008,《教養過動兒-醫學沒告訴你的十件事 》,P.93
  3. 羅素.巴克立,2002,《過動兒父母完全指導手冊》,P.44--45
  4. 羅素.巴克立,2002,《過動兒父母完全指導手冊》P.47
  5. 目前美國醫界研究認為注意力缺失症和過動症是一種遺傳性疾病,約3---10%的人罹患此病,研究估計,如 果父母有一人以上罹病,孩子患病的機率比一班人高,至少有一個孩子罹患此症的機率高達57%。且50—65%的ADD和ADHD兒童患者,症狀會持續到成年,但是台灣健保給付認定,此症藥物治療只補助到年滿18歲。
  6. 康納曼,2012,《快思慢想 》,P.43--49

參考書目

  • 《分心不是我的錯》遠流出版
  • 《分心也有好成績》遠流出版
  • 《分心就該這樣教》遠流出版
  • 《注意!你可能患了注意力缺失症》野人出版
  • 《過動媽咪VS.蜜蜂兒子》智園出版
  • 《教養過動兒-醫學沒告訴你的十件事》世茂出版
  • 《過動兒父母完全指導手冊》遠流出版
  • 《快思慢想》天下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