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論壇/學習共同體的實踐與反思

出自均優學習論壇共筆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主持人:新北市永和國小校長 吳順火

讓「學習共同體」改變教育體質

歷史告訴我們,朝代更迭總是風水輪流轉,「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告訴我們任何世代,任何事件,都需要以智慧、價值深沉的思考。政黨之爭,政治人物之爭,誰才是真正愛臺灣?誰才是真正愛臺灣的每一個人?電視媒體、名嘴,講得口沫橫飛、血脈噴張、情緒激昂,感覺他們才是有智慧,其他人都錯了?有誰願意再經十年、二十年之後,發現自己的主張是錯的而道歉。

教育現場,誰才是真正做到「照顧好每個孩子」,每個老師都會說,為了孩子的受教權,我必須…。我即將退休,但我的心願尚未完成,但我也知道,這是永遠無法百分之百做到的是。大學篇早就告訴我們:「止於至善」,所以教育也是「向善」的歷程,從410廣設高中、開放教育,到目前的十二年國教,也是向善的歷程,但我們的教育真的改善了嗎?孩子的未來真的幸福了嗎。

學運給了我們很多的省思,我真的希望如星雲大師說的,孩子好好回去讀書,將來當了總統,可以好好照顧臺灣的每個子民。然而,大學生畢業,進入到研究所,拿到了博士學位,發現社會並沒有給他就業的機會,願意賣雞排,算不錯,有些人參加公務員初等考試,卻全部摃龜,當然也有一部份,拋棄了社會,這些事件,到底哪裡出了問題?誰願意靜下來,好好想一想。

  • 以下幾件教育問題,供大家思考思考。

(一)風平浪靜後

自課程改革、開放教育、小班教學精神、九年一貫課程,再到十二年國教,每次都有波濤洶湧之勢,在校園激起千丈浪高,學者專家也競相提出有憑有據的學理論證,各級教育行政、學校也辦理很多的座談會、研討會,也出版不少的成果專輯,似乎有很多的具體成效,一段時間之後,風停了,浪也平了,孩子仍然在水深火熱之中。

(二)該反教育了

國中基測與高中生大學的學測考試方式,已大幅改變評量方式,著重高層次的思考題目。但教學現場,每天都是不斷的考試、訂正、再考、再訂正,學校下課後,接者擠沙丁魚式湧向另一個教室,繼續填鴨、記誦、考試、訂正,披星戴月,年復一年,青春歲月快速流過,如意進入明星高中、大學,完成碩博士學位。結果就業不易,台灣的孩子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其悲慘遠勝於反服貿事件。

(三)求救的眼神

有個退休國中校長感嘆的說:「退休前巡視課堂,看到一雙雙求救的眼神,心中覺得好無奈。」應該說孩子想逃離教室,因為學習是一件痛苦而沒有效率的事。長期以來,各種教改偏向升學制度、課程內容,因此老師總以不變應萬變,更以等待「宣佈失敗」的心情,抗議教改是無效、是荒繆的。從我個人經歷放牛班,陪三個孩子度過風暴的國高中,發現教育已到了非改變不可的境地。

(四)要披星戴月

堂妹來家裡,提起他的大兒子,今年就是十二年國教的孩子,雖然他懂十二年國教,就是政府辦十二年教育,讓孩子免費讀十二年。他也知道十二年國教就是「在地就學」,但他卻擔心到底要讓孩子讀高中還是高職?我問他孩子擅長數理還是語文,她說孩子語文,那就要看他喜歡從事什麼行業?我問他孩子現在哪裡?他說在補習班,到九點多才回來,真是披星戴月。

(五)競賽的本質

有個學校,學務主任宣布要成立躲避球隊校隊,有興趣的同學留下甄選,想不到留下了以百多名,成軍半個月,區賽第一場就被理光頭,結果敗部裡復活,拿到第二名。到了縣賽,首戰一樣被理光頭,還是敗部復活,拿到全市第二名,回到學校就解散,所有選手改打籃球。另一個學校的家長,認為打球會影響到考試成績,不願意孩子打球,球隊也阻不成。你喜歡哪個學校?

(六)改變傳統教學

有個大學生畢業後,想要參加公務員考試,他告訴我他想想參加初等公務員考試,他持的理由是初等考試考的是選擇題,而非申論題。我驚覺這樣的教育是否過度浪費的呢?長期以來,基測、學測、檢測、國家考試有太多是選擇題,因為方便電腦閱卷,但也影像整個教育的方向。

(七)早跑現象普遍

有天進入班教學,提問:1/2÷1/3 結果會比1/2大,還是小,有個學生快速而得意的舉手說:「任何數除以比一小的數,都會比原來的被除數大」,我追問:「為什麼?」他答不出來。我再問1/2÷1/3 怎麼算?他又舉手,很簡單,只要把÷號改成×號,並把後面的1/3變成3/1相乘就可以,答案是1又1/2。我說老師還沒教,你怎麼會?他好得意的說:安親班會提早教。

(八)自主的學習

根據一個報導,只會讀書的孩子,讀上明星大學,會有30%的學生,情緒有問題,人際關係不佳。本校某班學生被老師認定為常規不好的班級,且成績有下滑的現象。換了一個老師之後,剛上課時,跟孩子花了很多時間,指導自學的方法、如找出生字語詞、關鍵字詞、摘取大意、深究問題,第一單元老師花了3倍時間才教完,想不到到了後,孩子已經可以自主學習,並樂於分享,整班好開心。

  • 學習共同體的基本思維:

個人小學從雲林四湖的三崙國小畢業,以不錯成績考上北港初中,想不到一開學,就淪為萬劫不復的放牛班歲月,完全沒有效率的學習過程,內心無奈與哀傷,緊追著毫無意義的升學列車,我好無助,只好無能為力的任其擺布。畢業後,我也用了相同的方式教學,一年後,我逃離教室,改教體育科,似乎好些,但身為一個老師,無法自信站在舞台是件悲哀的事。

還好,隔年進入師大進修,才找回教學的信心與能力。教學之後,從事行政,也一直在追求一個可以幫助老師與學生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前年,佐藤學來到臺灣,我興奮的察覺,我找到了我要的學習共同體。經由閱讀與參訪日本之後,我對於學習共同體,有以下的詮釋和理解:

1.改變學習的模式:以前老師很辛苦的講了一大堆,孩子也用心的記憶、背誦辛苦,但沒有了解、思考的學習是乏味的,無法找到樂趣。

2.以「學生的學習」為核心:傳統教學有一定的課本、教學進度,並且是固定的答案,教學的過程是以老師玩主導,學生被動的學習,且是由分數決定學習的成果。

3.強調「問、思」學習,而非強記零碎資料。

4.協同學習是帶動學習而非合作學習:每個人都該學到某些程度,而非分工式的學習氛圍。

5.學習共同體的核心概念,老祖先早就有明示: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博學就是學習內容要廣、要深,並且多元;審問就是要審查並且提問;慎思就是要每個人碰到任何人、事、物,都能謹慎的思考,並提出觀點;明辨就是要明白確實的辨別是非、對錯,並建立正確的人生觀;最後竟是篤行,確實的去做到,負起自己該負的責任。

6.協同學習就是要彼此搭鷹架。

7.自主學習才是每個學生最重要的能力。

  • 神奇的609班

去年畢業班609,原來的級任老師退休了,換了蔡如清老師,剛從他校調進來,請他接任這班老師,並參加學習共同體實驗班級,她從參加工作坊、閱讀書籍,在不斷實踐與修正後,這班 的孩子,在學習上有跟別班不一樣的結果。

(一)畢業年二個月,大部分班級老師很辛苦的趕課,並教得很辛苦,學生上起課來,無精打采。但這班孩子,早就可以自主學習,老師也不必趕課。上起課來,充滿著趣味,並樂於討論、對話。

(二)全班孩子有9位參加國中資優班考試,考上7位。

(三)班上孩子29個,有27位已經樂於跟他人討論。

(四)教育局督學三次進班觀課,每個孩子也以此為傲。

(五)可惜進入國中後,我邀請這班學生回到學校座談,一致認為國中老師說不要學習共同體,因為老師說:「沒時間,因為老師要趕課。」學生都很難過。

到目前,個人從了解、參訪、實作到親自進班教學,發現一切真實的師生問題、親師溝通的問題,也許是家長的偏差思維,但我覺得親師生都該好好省思,並把這些理念轉化成實踐的歷程,讓學習共同體繼續發光發亮,敬請指教。


與談人:新北市深坑國中校長 王如杏

校長學習領導首部曲

The first film of principal leadership for learning

從教學行動研究實踐

任何的教學改革都應以理論作基礎,在實踐中持續的修正,學習共同體在快樂國中以行動研究做為自我評鑑的機制:針對快樂國中領域教師運用學習共同體進行協同教學的深度訪談,整理訪談逐字稿,有關教師改變教學方式、學生學習分組合作、提升教師社群專業、營造教師觀課組織文化、有效整合學校資源及夥伴學校分享平台等方面,分析如下:

壹、教師訪談結果分析

(一)教師改變教學方式

除了講述法,若能採用其它教學法,提高學生參與程度,讓學生能掌握自已的學習,更能完整地呈現國文學習的面貌。(2013/5/10,國文教師) 學習共同體的教學模式,提供學生充分的口語練習與對談機會,能有效提升學生語言素養,尤其在強調生活化、語感的英語教學趨勢,課程發展能規劃體驗情境,教師在教學上能有更多的發揮。(2013/5/10,英文教師)

學習共同體的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時,不能只停在單元主題上,反而會適時提出更深而學生可達到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在學習中能「伸展跳躍」,激發學習的動力。(2013/5/14,數學教師)

老師在教學上主要是以引導的方式帶領學生探索學習,學生透過探索學習實際深入的了解知識、運用知識,藉由知識的討論及探索,體會學習的快樂,培養孩子思考及學習能力,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2013/5/14,理化教師)

國中地理教學,須完成地理基礎知識的建構,才能系統性地探討各國的人文活動。國一學生對於地理基礎知識相當陌生,單一的講述法可能會讓學生淪於重覆性地記憶,無法將基礎概念內化到知識架構裡,重覆性地背誦與記憶概念是無法讓知識成為分析的工具。(2013/5/14,地理教師)

運用「學習共同體」的教師教學方式,能以「主題、探究、表現」的方式,累積孩子學習經驗,進而構成知識。並藉由反省性的行動探索,改進教學實務能力與反省批判能力,同時促進教師產生自主性的專業發展。

(二)學生學習分組合作

在國文教學裡,若教師釋放較多的空間讓學生參與,課堂會有更多不同的面貌,學生更能進入文本與作者對話,跳脫線性架構的課文安排,進行整合式的學習。(2013/5/10,國文教師)

在課堂上,學生有更多的對話機會,尤其是馬蹄型的座位安排,學生與教師的口語互動更多,也有利於學生上臺發表。(2013/5/10,英文教師) 帶學生解題,其實是要帶領學生從題目情境中發展解題策略,最後找出解法,得到答案;學習共同體提供了學生在學習數學上對話、自我延伸很大的可能性。(2013/5/14,數學教師)

藉由學生對話分享彼此的解題思考歷程,其創意性、豐富性往往連教師也驚艷,學生完成分享後,有助學習素材形成後設認知概念,拓展學習節點,讓知識圈更為寬廣。(2013/5/14,數學教師)

每位學生都能針對不同的社會活動提出獨到的見解,透過討論,每位學生就能快速地融合彼此的視域,悅納彼此的見解。從多元的分享中,可提供學生學習地理知識不同的參照脈絡,瞭解學習的意義,提高學習目的感。(2013/5/14,地理教師)

運用「學習共同體」的班級,學生透過小組相互討論,一方面訓練孩子如何清楚表達自己的意見,另一方面讓孩子的思考更深入廣泛。讓每個人的多元學習相互碰撞,一起在平等的地位上參與學習,能夠增進學生學習的興趣及對學校與教師的認同歸屬。

(三)提升教師社群專業

在十二年國教的改革思維裡,試圖讓教育現場裡的「考試」轉化為「學習」,,學習共同體的教學模式提供教師另一種教學上的思考,也讓課堂實踐多一種可能。(2013/5/10,國文教師)

教師會利用多元、系統的教學模式來協助不同程度的學生,讓程度較優的學生能在既有的基礎上培養更進階的聽說讀寫能力。(2013/5/10,英文教師) 透過小組成員彼此互相討論,形成共識,並動手製作。在試飛過程從嘗試錯誤中不斷去改良,學生可以從網際網路搜尋改善的方法,從做中學。讓學生的學習是主動的、合作的、投入的,而不是表面的、膚淺的,被動的。(2013/5/14,理化教師)

學習共同體的教學模式,提供考試以外不同的課堂教學風景。有別於傳統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強調閱讀、對話、提出見解、分享與建構完整知識體系。(2013/5/14,地理教師)

運用「學習共同體」的教師,不只是教學者進一步提升自己為「教學研究者」,在觀察自己和他人的上課經驗中,透過不斷的思考、反省及學習,往「學習專門家」的路成長邁進。

(四)營造觀課組織

學生剛開始會因為新的教學型式而有新鮮感,能否持續維持學生學習興趣,關鍵在於教師的課堂準備度與教學觀點,否則容易淪為分組教學,或是讓學生在紛擾、變動的環境上課,更不利於學生學習。(2013/5/10,國文教師)

重視聆聽與對話,學生必須學習與外界事物、同儕或教師、自己內在等三個取向的對話,透過對話、操作與思考來理解所學習的內容,而教師角色由單純講授轉至主動引導,由上下關係變成平等對話;座位安排形成一種相互學習與相互感謝的教室氛圍。(2013/5/14,數學教師)

比較講述式教學與學習共同體的教學成效,在現階段並無優劣之分,不論何種教學模式,「教學準備度」是現階段影響學生學習成效的關鍵因素。(2013/5/14,地理教師)

提昇教師教學準備度是增進學習成效的關鍵,營造有利教師公開授課的組織文化,重點改聚焦在學生的學習情形,把研討重心由「教師的教學方法」改變為「學生學習的事實」,能夠建立學校推動學習共同體關注學生學習的文化。

(五)有效整合學校資源

標準化測驗無法測出課本選文所要賦予學生的文學體驗,因而若在課堂上缺少對學生學習經驗的整合,學生的文學體驗依然受到零碎概念的限制。(2013/5/10,國文教師) 一節課不再只是老師不斷的講,而是留了很多時間給學生去吸收及消化。同儕共學也是學習共同體很重要的概念,透過小組合作學習,程度好的同學已經學會了,可以去協助程度比較差的同學,學生之間可以透過孩子的語言去讓對方了解學習的內容。(2013/5/14,理化教師)

學習共同體不僅需要學校層級的投入,主管機關的角色亦為重要,前述資源與結構所涉及的經費、人力與物力資源,同樣需要相關單位的重視與支持,以促進並協助學習共同體的持續推動(潘慧玲,2013)。

個案學校運用「學習共同體」,有效整合家長及教育專業人士的參與,使學校、地方、家庭及學術研究的關係更緊密,有效減少學生學習問題。塑造學校「學習共同體」的新願景,擔負起改變教師課堂教學的責任。

(六)夥伴學校分享平台

學習之於學生,應是向內追尋、向外探索的歷程,這樣的歷程需要聆聽、對話,終而協助個人對於文本的再意義化。(2013/5/10,國文教師) 偏遠地區學生的學習資源顯得不足,學生的英語學習深受影響,同樣地,都會地區裡弱勢團體背景的學生也面臨英語學習的困境。如何充分照顧這些學習資源弱勢學生,使其重燃英語學習的興趣已成為國中英語教學最重要的課題。(2013/5/10,英文教師)

領導者也了解如何促進教師的教學改變,使傳遞知識內容的傳統教學能逐步轉型為新式教學,如重視活動、提問、為理解而分析、評量思考、強調後設思維、學會學習和進行道德選擇等。教育系統的領導、教學與評量的改進是為了改善學生學習,使學生勇於挑戰新的知識,連結真實世界。為學習而領導即為經由參與和分散性領導活動,接納個別學生差異並全力支持學生學習,也稱為產出性領導(productive leadership)(潘慧玲,2013)。

佐藤學教授認為只要做出一所學校,就可以說服其他學校。對於推展學習共同體已較有心得的學校,就可以先成為「前導學校」(pilot school);有意願想嚐試推展的學校,就成為「夥伴學校」,彼此攜手合作,建立支持分享平台,同時能夠照顧班級中弱勢學生的學習。

貳、學生問卷調查分析

(一)學生學習國文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問卷中,學生對於學習國文領域運用學習共同體的同意程度,以第10題「經過學習共同體課程與教學的體驗,我與同學的互動更頻繁」、第8題「在教室裡,教師能夠規劃分組討論方式訓練學生溝通表達能力」同意程度最高,同意及非常同意達100﹪;其餘各題同意程度均超過八成。

(二)學生學習英文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問卷中,學生對於學習國文領域運用學習共同體的同意程度,以第1題「在運用學習共同體課程的教室裡,教師及同學能夠互相傾聽及談話」、第8題「在教室裡,教師能夠透過口語發表方式訓練學生溝通表達能力」、第9題「在教室裡,教師能夠規劃分組討論方式訓練學生溝通表達能力」及第10題「經過學習共同體課程與教學的體驗,我與同學的互動更頻繁」同意程度最高,同意及非常同意達100﹪;除第3題12﹪不同意,其餘各題同意程度均超過九成。

(三)學生學習數學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問卷中,學生對於學習數學領域運用學習共同體的同意程度,第3題「學習困難的同學生能夠養成隨時向鄰座同學詢問的習慣」、第6題「在課程中,我能夠專心學習,隨時與教師、同學及自己對話」、第8題「在教室裡,教師能夠透過口語發表方式訓練學生溝通表達能力」、第9題「在教室裡,教師能夠規劃分組討論方式訓練學生溝通表達能力」及第10題「經過學習共同體課程與教學的體驗,我與同學的互動更頻繁」同意程度最高,同意及非常同意達100﹪;其餘各題同意程度均超過九成。

(四)學生學習自然領域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問卷中,學生對於學習自然領域運用學習共同體的同意程度,以第10題「經過學習共同體課程與教學的體驗,我與同學的互動更頻繁」及第8題「在教室裡,教師能夠規劃分組討論方式訓練學生溝通表達能力」同意程度最高,同意及非常同意達100﹪;其餘各題同意程度均超過九成。

(五)學生學習社會領域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問卷中,學生對於學習社會領域運用學習共同體的同意程度,第6題「在課程中,我能夠專心學習,隨時與教師、同學及自己對話」、第7題「在課程中,我能夠積極參與「活動」、「小組學習」、「分享表達」」、第8題「在教室裡,教師能夠透過口語發表方式訓練學生溝通表達能力」及第10題「經過學習共同體課程與教學的體驗,我與同學的互動更頻繁」同意程度最高,同意及非常同意達100﹪;其餘各題同意程度均超過九成。


問卷統計顯示,同學在學習共同體的課堂上,其學習參與度是接近100﹪,其中有以同儕之間的互動對話,是讓同學體驗到與傳統講授式教學有最大的區別,也是提升同學對課堂學習動機的主要關鍵因素,同學渴望和同儕對話討論更勝於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對話。同學也普遍認為這樣的教學方式是非常有意於自己溝通表達能力的增進,但是在學習英文的課堂上,針對學習困難同學會主動向同學發問這一部分,有12﹪同學認為這是較少有的現象,換言之英語學習遇到困難的學生較不主動尋求學習上的支援。


與談人:新北市瑞柑國小校長 張文斌

學習共同體的實踐與反思

壹、實踐是最好的語言

佐藤學「學習革命」在2012年4月由親子天下出版後,臺灣掀起一股學習共同體的熱潮。許多現場的老師紛紛將傳統排排坐的教室座位改成四人一組或是ㄇ字型的座位安排,甚至遠赴日本濱之鄉小學取經,以佐藤學之學習共同體為教學的圭臬。但這樣的風潮會不會像「葡式蛋塔」刮起一陣旋風後就消失無影無蹤,這也不無可能,但這也要看我們實踐者是如何推動學習共同體?是真正落實民主主義、公共性與卓越性的學習共同體哲學,讓每一位老師都能打開教室的門,重視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權,重視教師同僚性之建構,重視學校整體學習文化之形塑。像這樣的學習,才真正是學習的革命,以教室為出發、以學生學習為重心的改革。

但如何打開老師教室的門進行以教室為出發的改革?這是推動學習共同體中最困難的一件事。因為老師都會說:公開課都是在表演,不符合真實的教學情景?但真實的教學情景真的是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嗎?也有人會說:做學習共同體要花很多時間、也會影響進度;每一節課都要做學習共同體,哪有可能?又來一套新的東西,要怎樣做都不知道?沒關係,過幾年又會有新的東西推出來,就以不變應萬變吧!校長只會叫我們做,不知校長自己會不會做學習共同體?面對現場老師的質疑,再加上以前課程改革的失敗都是上位者運用權威要求老師去做,校長和主任並沒有發揮課程領導與教學領導應有的功能。

所以,要解決上述的問題,一定要透過實踐來找答案。因為,實踐是最好的語言,just do it ! 透過學習共同體的教學示範與教學討論,做了就會讓老師發現有不同的效果產生,讓老師看到學生在學習共同體的教學下,學習逐漸發生,學生學會傾聽、學會串連、學會與文本、與他人和與自己對話,學會討論、學會請教別人、學會協同合作……等等,讓老師看到學習共同體學習情境下學生學習的美,透過教學實踐所散發出來的感動,老師從教室出發的教學改革才有可能成功。

貳、一所學校的實踐經驗

佐藤學(2000/2003,李季湄譯)認為要改變一所學校,需要不斷開展校內的教研活動,讓老師敞開教室的大門,進行互相評論,除此之外,別無他法;而且要讓學校轉變的最大關鍵就是校長需要有積極支持的態度。所以,對於現在學校要推動學習共同體、要打開教室的門,不能只有老師去做,校長和主任也都要親身體驗、親自上場教學。

因此,我在瑞柑推動學習共同體及其他的行政領導,都是以火車頭的角色自居,透過校長自己本身對學習共同體的理解、教學示範,讓老師看見學生學習的新希望,老師才願意跟我們的腳步進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室改革。

在101學年度的學習共同體教學觀摩,我不僅第一個帶頭示範(101年10月3日五忠自然領域教學),開啟瑞柑老師願意參與學習共同體的教學觀摩(詳細成果詳瑞柑國小學習共同體網站)。至102年1月起,全校12位老師,每人均進行1場以上的公開課,再加上瑞芳分區校長及國北教大課程所師生參訪的教學觀摩,101學年度我們總共舉辦15場教學觀摩,每一位老師在教學觀摩後也寫出他們的教學省思並進行分享,讓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形成有機的聯結。

102學年度,我們更深化學習共同體的實施,在觀課的紀錄上我們更加註我們對小組學生的對話紀錄,透過紀錄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如有無討論、討論的內容有沒有助於題意的理解與解答…等等,並透過每組觀察紀錄的討論,深入發覺學生是否有產生學習。此外,我們也仿照日本老師的公開課是在一開學就開始排定時間表,因此我們從12月份起,每隔二週就有一位老師要進行公開課,而且每一節的公開課都訂在週三上午9:30開始,下午的教師進修時間就是我們議課的時間,而議課的重點就是學生在哪裡發生學習?哪裡產生卡住?我們向公開課的老師學到什麼,可以在日後自己的教學上應用等等。

此外,我們也另外成立一個數學教學專業成長的小社群,邀請數學系教授指導我們如何進行備課、如何進行版本分析、如何掌握數學的核心概念,透過數學學科教學知識的掌握,讓學生學得有感覺、學生學得有意義,因此,我們就有四位老師除了在上學期有一場公開課以外,在下學期還願意再挑戰一次公開課,他們的學習精神更令人敬佩。而在最近一場國家教育研究院第139期候用校長的參訪教學中,我們駐區的瑞邦督學就發現我們老師在學習共同體上的進步,老師的議課不僅有學生學習現象的描述,更難能可貴的是每一位老師都能對教學者的教學進行反思性的描述,這是老師在學習共同體上的一大進步。

截至目前,瑞柑老師在102學年度已完成有13場教學研究課(之後還有8場尚未進行),其中還有9場是同時對校外老師進行的公開課,與101學年度只有2場對懀的公開課,瑞柑老師的專業成長與同僚性仍在持續的進步當中,當然,我們還是有不足的地方,我們還亟需向各位專家學習,不斷吸取養份不斷成長。

參、瑞芳分區學習共同體工作坊

除了自己學校推動學習共同體以外,為了共好,我也在101學年度開始辦理「瑞芳分區校長學習共同體課程與教學領導工作坊」,讓友校亦能和我一起推動學習共同體。因為,創建學習共同體,由校長帶動改革,更見成效(佐藤學,2006/2010,鐘啟泉譯)。在面對學習共同體的這一波浪潮,校長應該要成為學校課程與教學的領導者,領導學校成為學習共同體的學校。因此,校長若能做好課程與教學領導,進而親自入班教學,更是成功推動學習共同體的一個契機(張文斌,2013)。

瑞芳分區學校會一起推動學習共同體,駐區的王瑞邦督學更是其中的重要關鍵人物。在102年的寒假,督學就主動找我們工作坊的校長開一個會,並初步決定在3月1日先辦一場瑞芳分區學習共同體與校長課程與教學領導研討會,並由我進行一場三年級的國語領域教學觀摩,讓所有校長一起進行學習共同體的觀課和議課,一起成為學習共同體,一起探討全區校長一起推動學習共同體的可能性。之後,我們每個月辦理一次全區的校長讀書會,閱讀佐藤學之靜悄悄的革命(2000/2003,李季湄譯)、學校的挑戰(2006/2010,鐘啟泉譯)和教師的挑戰(2003/2012,鐘啟泉、陳靜靜譯)三本書,透過閱讀、分享與討論,讓校長對學習共同體有更清楚的瞭解。

我們也用行政區的劃分形成區小組的組織運作,研討教案設計的內容、與老師協作的經驗、校內課程與教學領導的經驗,甚至是區小組內的觀課與議課。本工作坊的最大特色是「校長入班教學」,我們希望每位校長在6月14日以前要找一個班和一位老師合作共同備課,教一個完整的單元,並公開其中一節課給同區小組的校長觀課與議課,最後還要在6月21日瑞芳分區全區校長會議上做成果分享。

102學年度起,我們的工作坊又有更進一步的開展。我們召集瑞芳分區17所國小(吉慶、瑞濱、福隆、瓜山、平溪、福連、濂洞、柑林、上林、九份、菁桐、義方、十分、澳底、鼻頭、瑞芳、瑞柑)114位夥伴,一起推動學習共同體的教學研究。我們會以教學研究取代教學觀摩這個詞,乃在突顯我們的教學是在研究學生如何學習,而不是聚焦在老師的教學上。

每月第三週的週三下午,我們將參與的17所學校共114位的校長、主任及老師依教學研究課進行分組。第一次工作坊進行下次工作坊之公開課教案的共同備課,第二次工作坊則進行觀課和議課;第三次工作坊則又再進行下次工作坊公開課的共同備課,第四次工作坊則直接進行觀課和議課,餘此類推4個循環。這樣的方式即在讓參與的校長、主任和老師直接體會共同備課、觀課和議課,透過做中學體會學習共同體的精髓。目前我們已完成3個循環,第四個循環將在4月16日在瑞芳國小進行共同備課,5月21日在九份、菁桐、義方、十分、福隆分別進行觀課和議課。各校推動的學習共同體,也因為有跨校的觀摩與交流,老師的學習與成長也一直在上升中,這不僅在構築校內老師的同僚性,更是在構建跨校老師之間的同僚性。

肆、成為反思的實踐家

學習共同體是哲學?願景?技術?還是處方?要讓學習共同體有生命力,一定要進入課堂,一定要在教學現場展現。學習共同體是不是只適合某些學科或領域,還是全部科目都可使用,這有待我們實際做做看才知道。就如同佐藤學(2001/2003,鐘啟泉譯)所言:從theory into practice、theory through practice到theory in practice,也就是從技術理性到行動中反思,從實踐中反思、行動中反思、對行動反思,進而產生實踐中的知識,成為反思的實踐家(Schon, 1983),進行實踐者研究(Zeichner & Noffke, 2001),以改善目前現場的教學問題,發展老師的教學知識與實踐智慧,這才是一位真正的學習專家與真正的專業教師。

瑞柑的每一位老師在進行公開課以後,除了在議課和參與觀察的老師互相學習外,自己也會針對教學的設計與學生的學習進行實踐後的反思,並在之後的課程討論上發表,以做為下次進行改進教學的基礎與參考。而透過「設計→實踐→反思→進行下一次的設計→實踐→反思→……」,是可以讓每一位老師朝向Schon(1983)所稱之反思的實踐家的方向努力。

伍、未來的挑戰

日本學習共同體的成功,主要的策略在持續實施教學觀摩(歐用生,2013)。但佐藤學的學習共同體與我們國內一般進行的教學觀摩差異甚多。國內許多教學觀摩的教學者由新進教師或實習老師擔任,鮮少由資深老師或學有專長的領域老師擔任;而在與人為善的思維下,教師教學觀摩的檢討會通常都會變成「頌德會」,觀摩者均不太針對教學者的教材教法、活動設計、班級經營的優缺點提出討論;甚至有老師認為教學觀摩是一個表演,與真實的教學現場不合;而學校行政對老師教學觀摩的協助很少,都是由老師自己單打獨鬥、自我摸索,這樣如何讓老師邁向教學專業;而且有很多學校,已經沒有在辦理教師教學觀摩會了!雖然大家都知道透過教學觀摩的實施,可以提供教師觀摩、學習、成長的機會,但現場的老師還是非常害怕這項工作。

雖然佐藤學(2012:191-194)特別強調課堂的改革和同僚性的構築,每一位老師要公開自己的教學,每一位老師都要謙虛地向教學者和學生學習,而在如此的氛圍中,老師自然能打開教室的門、公開自己的教學,改變老師的教成為學生的學,變成一位學習專家。而學習共同體的核心在老師要傾聽、串連、回歸;讓學生要與文本相遇、與同儕相遇、與自己相遇;老師的責任不在進行「好的教學」,而是要實現所有兒童的學習權利,儘可能提高兒童學習的質量(佐藤學,2003/2012,鐘啟泉、陳靜靜譯)。但國內大多數的老師對打開教室的門仍有恐懼感,甚至害怕老師的教學與未來的考核掛勾,所以,即使學習共同體有再好的理念,倘若教室的大門不敢敞開、老師的心門不敢打開,這些都是我們推動學習共同體的最大挑戰。

如何鋪陳老師打開心門與教室的大門,則是我們推動從教室出發的改革的最大挑戰,也是推動學習共同體首要達成的目標,如此才能透過備課、觀課、議課的系統,逐步達成佐藤學所言之學習成立的三個條件(佐藤學,2013,黃郁倫譯):符合學科本質的學習、建立相互傾聽的關係及伸展跳躍的學習。

陸、參考資料

(略,可mail作者apin101@gmail.com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