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論壇/公民社會白皮書

出自均優學習論壇共筆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公民社會白皮書芻議三大主軸:

一、社大作為公民社會的培力網絡:

談社大在公共議題學習丶公民結社丶基層公共人才養成的使命與發展方向。

二、社大作為重建公民社會的核心動力:

談社大在公民參與機制(公共審議)丶公私協力(空間丶獎勵)丶社大促發條例的準備與發展方向。

三、社大教育作為公民權的實踐:

社會民主化的教育實踐。培養不止下一代的公民。兼顧偏鄉丶弱勢,涵納技職丶正規丶成教。

壹、前言

台灣自從解嚴之後,社會力由壓抑潛伏轉為活潑釋放,孕育出一個不斷擴展自主性和公共性的公民社會;而社區大學在創辦之初,即以催生及打造公民社會為辦學宗旨,與知識解放同列為最核心的雙重理念,至今不少社區大學仍堅守不渝、努力實踐。

公民社會在台灣的發展歷程,絕非一帆風順,更非理所當然,其間的關鍵因素,是有一群「積極公民們」,在各個推動社會進步、價值革新的領域中,持續地以發聲和行動扶助弱勢群體、追求公平正義,並共同護持台灣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自由民主生活方式。

社區大學成立以來,始終是台灣各級教育機構中,最不遺餘力培養積極公民、提升公民素養的場域,各屆的全國研討會,亦完全以倡議公民力量、深化公共議題為主軸,十八年的鍥而不捨,逐漸卓然有成。有鑑於此,今年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經過會員大會決議,提出製作《公民社會白皮書》之構想,並草擬「芻議」公諸於世,即是期待在新政治、新經濟的氛圍下,全體國民共同為建構新社會、新教育盡一份心力,庶幾台灣能真正脫胎換骨,進入嶄新的共享輝煌時代!

貳、社大作為公民社會的培力網絡

社區大學創辦之初,即以打造公民社會為辦學宗旨。十八年來,許多社大無論是在課程規劃、社區關懷、環境守護、公共議題倡導等公民行動,無不積極投入。在課程規畫方面,發展公民素養課程、推動全校性的公民週、關心公共議題,激發公民學習風氣,召開公民會議,促進公私對話,討論與改革政府決策,另透過社團運作,引導學員實地參與,走入社區,關懷弱勢、服務社區,進行文史調查、培育積極公民,進而守護家鄉。尤其在環境守護方面,例如,河川守護、土壤污染、流域治理、溼地保育等行動,成績斐然。

此外,隨著氣候變遷、空污、土污、水污以及食安等問題日趨嚴重,全台各社大也紛紛透過各種論壇或行動方案,倡議討論,引發社會關注。

十八年來的積累,社區大學的公民學習,逐漸形成台灣社會重要的公民行動力量,像是千里步道、大廟興學、農村學習、行動學堂、小農市集、廢校營造、海廢護沙行動、跨代共學、復興部落帆船…有如在地花蕊,繽紛綻放。八十多所社區大學,遍及全台都會、城鎮與偏鄉,隱然形成台灣的公民培力及公民社群網絡。

然則,隨著時代變遷、世局推移,社會矛盾加劇,環境問題迭起,各種社會運動,紛來沓至,舊有官僚體系無能解決新起的問題,而代議政治也出現失靈危機,台灣政治-社會儼然來到了轉折點。從318太陽花學運風起雲湧和世代正義的強烈籲求,可以看到公民意識的覺醒,已成為台灣革新的新契機,不僅撼動台灣政壇,也影響香港民運。值此之際,作為公民培力先行者的社區大學,也將擔負起更為重要的功能角色。

首先是在公民學習方面,社大教師應視公民學習為教學的核心價值,在教室內和校園中引導學員參與公共事務,厚植公民素養,譬如:鼓勵學員透過民主程序決定班上和社團的事務、透過彼此間的平等對話,了解尊重他人的意涵。更重要的是,教師和學員要把公民素養帶回家庭和社區,變成生活文化的一部分;理解如何與他人達成協議,以及承諾、信任和公正的重要性,這些都是可以在課堂上和校園中,經由行動、實踐和回饋的歷程進行學習。果能如此,全台八十多所社大和一百多個學習點成為公民學習的基地。

其次是公共事務的討論及參與,促進公民行動,將成為社區大學未來辦學的主軸。分布在全台各地的社區大學,原本所做的社區參與,如地方資源調查與紀錄、導覽解說,以及家鄉守護、環境教育與生態保育、弱勢關懷、社區營造和人才培力等,需要加以盤點、整合、連結和深化,發展成為真正符應社區需求、具有延續性和發展脈絡的學程,讓各地的社區大學以及學習點成為在地社區的守護站和加油站;社大師生攜手社區居民凝聚社區共識、解決社區問題、擘劃並實踐社區願景。最重要的是,在公民行動的實踐過程中,學習如何與人合作、透過協同合作的方式處理公共事務及解決問題。

最後是強化與公民社群的連結和合作。過去許多社大經常邀請NGO組織為社大開辦講座課程或帶領學員參與活動,而且在某些公共議題上以協力的方式形成公益社群,成為社會滾動的力量。如今,更要擴大與公民團體或在地社群的結盟,至少在三個面向上。一是亟需公私協力的急迫事項:如空污警戒與預防、社區長照環境營造、災難與環境事故協助等,社大師生可以成為相關NGO組織動員和支持夥伴。二是開放政府、深化民主的實踐:例如善用參與式預算的培力機制,邀請對公共事務有熱情的社區居民參與,建立社區人才資料庫,成為長期的合作夥伴;又如結合地方倡議團體,發展成公共論壇,讓更多社區居民關心公共議題,透過研讀和討論的方式,深入了解問題所在,形成監督地方政府施政的力量。三是物聯網時代,資源共享:社大應結合網路社群,成為社區資源共享平台,營造分享文化,讓整個社區像文化實體般,結合成一個共同體。

簡言之,今日從推動台灣公民社會及發展公共治理的可能來說,社區大學應著重發展公民社群,促進公共議題與政策等資訊公開、分享與討論,彌補代議政治的不足。建構公民參與制度,先打開與公部門對話機會,在對話中重要的是傾聽與回應,彼此願意說實話與承諾,各自發揮各自掌握的資源效能,從對話中找出問題,找出日常與在地問題,促進公共治理、發展台灣公民社會的可能;若從社區大學「知識解放」、「生命增能」、「公共參與」的教學策略而論,則是創造公共參與機會,促進社區居民學習/練習為公共事務發聲,「發展民脈,打開公共領域」,逐步從私領域踏入公共領域,實踐出自身的公民身份。

總之,社區大學作為公民社會的培力暨學習網絡,不僅延續社大精神、改革社會,並隨著時代和社會的需求,也負起更大的社會責任,其目的在於透過學習、實踐、關懷、對話和交流,凝聚共識,以協同合作的機制解決問題,深化民主、守護民主,推動台灣邁向成熟的公民社會。

參、社大作為重建公民社會的核心動力



肆、社大作為教育公民權的實踐場域

十八年前社區大學在四一〇教改的催生下,標舉「知識解放、促進公民社會」作為其主要的辦學理念,但事實上,國民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不就是為國家培育未來公民嗎?因此,「促進公民社會」不應該是社區大學的專利,而是所有教育體系應該共同努力的目標;然而長久以來,國民教育階段在升學主義的影響下,顯然已經陷入成為套裝知識的傳遞所,甚至成為個人功成名就的競爭場域,以致「培育未來公民」早已如「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的響亮口號一般,被絕大多數的教育機構供奉在一旁。

國民教育階段之所以未能發揮對促進公民社會的積極影響,「升學主義」絕對是最重要的因素,不論是國中升高中或高中升大學的入學考試,都嚴重影響了學校的教學,所謂考試引導教學,不但導致學生為升學考試而每天被關在教室裡讀書,甚至導致學校教學的不正常化,當學校不再依照教育部的規定正常教學時,很難想像學校如何能培育出優質的未來公民?此外,當學生整天整年只為升學而讀書,則不但無法拓展視野,連人格發展都會被嚴重扭曲,因此,學校所培養的將只是一批批的罐頭人,孩子們學不到「做自己」、「為自己負責」以及「與他人及自然和諧共生」,那麼這些孩子長大後所形成的社會,自然不可能會是個優質的公民社會。

也許有人認為318學運之後,兩年來台灣的政治版圖已大幅改變,許多過去活躍在公民團體的人士,藉由最近兩次選舉,紛紛進入國會或政府部門,公民社會顯然已經在台灣成形!這恐怕言之過早,大家仔細思考一下,318學運前後所發生的社會運動,以及後來兩次選舉的結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到國際社會的影響,一方面則是反應許多人對國內政治的不滿,而能讓這些影響急速擴大的原因,無非是透過進步飛快的網路科技,因此,如果就此斷言台灣已是個理想的公民社會,恐怕反而將阻礙優質公民社會的形成,不過,從這些事件,看得出公民意識的覺醒,未嘗不是一個推進優質公民社會,使民主更加落實的契機。

隨著科技與網路的快速進展,透過無遠弗屆的網路就可以看見天下事,有權者很難再以片面說詞隱瞞大眾,資訊將更為透明化,而網路也讓知識的獲取更快速與廣泛,教育者很難再只是扮演知識傳遞的角色,當然,網路也成為匯聚人氣、彙整意見的重要管道,所以,如果學校依然只是為了升學而傳授考試所需的知識,恐怕其角色將逐步式微,因此,我們實在應該重新省思學校的角色,設法讓孩子在其最精華的學習階段,學習如何成為好公民?

本來12年國教的實施是一個重要的契機,為實施12年國教所訂定的「高級中等教育法」開宗明義第一條就這麼寫著:「高級中等教育,應接續九年國民教育,以陶冶青年身心,發展學生潛能,奠定學術研究或專業技術知能之基礎,培養五育均衡發展之優質公民為宗旨。」,另一方面,12年國教的課程總綱也明示「三面九項核心素養」,「三面」指的是「自主行動」、「溝通互動」及「社會參與」,而且這份課綱所涵蓋的範圍乃是整個十二年的國民教育階段,如此為「培養優質公民」的良好立意,目前卻陷入社會觀念與價值的爭議,同時又參雜了政治紛爭,以致雖然12年國教已經實施超過兩年,孩子們依舊被困在升學主義中,為升學考試而繼續被關在教室裡讀書。

從12年國教實施的歷程,顯示我們的社會對教育基本價值存在非常鉅大的分歧,甚至連政府部門都還有許多歧異的觀點,以致使12年國教政策推動陷入困境,改革的腳步不但沒有往前推進,還讓許多以為可以脫離升學考試惡夢的家長們進退維谷,而此現象絕非一朝一日生成,乃是長期忽略公民社會養成所致,然而如果繼續目前的狀況,恐怕我們將離優質公民社會愈來愈遙遠。

反觀即將屆滿十八歲的社區大學,在許多人的呵護下,儼然已經成為成人教育的另類學校,其辦學的獨特性及實驗性,不但遠遠超越其他成人教育機構,也超越了一般學校的辦學模式,事實上,社區大學已經成為公民團體的發展平台,其對在地人文、歷史、環境的熟悉與關注,對社區或社會議題的關心以至於行動,都不是現在的教育體系所能比擬,此外,其教學模式也不局限於套裝知識及教室內的學習,同時,還有許多關注對自我或外界的深刻探索課程,因此,在近十八年的歷程中,社區大學連結了許多公民團體,影響了許多學習者對公共事務的看法與行動,而其獨特的教育模式,則為其他教育體系開了一扇窗,在累積這些寶貴經驗後,社區大學應該可以將其辦學經驗與資源反饋給一般學校,而成為重建公民社會的核心動力。

12年國教強調「適性探索」與「多元學習」,但如果不讓孩子們走到「窗外的學校」,恐怕很難獲得真正的多元與探索,而社區大學正好可以扮演這個角色,國中小可以利用彈性節數或社團課程,高中職利用選修課程,甚至正式課程老師可以跟社區大學課程相互配搭等,讓高國中小孩子能有機會到社大選讀多元又在地的課程;社區大學有許多生動活潑的人文、歷史及環境類課程,可以讓孩子親臨實地學習在地知識;也有許多藝文領域課程,不論是視覺藝術、音樂及表演藝術類課程,其多元豐富遠遠超過一般學校,可以拓展孩子的美學視野;此外,還有各式各樣的手作類課程,對於那些還找不到自己方向或想先習得一技之長的孩子,乃是他們最好的探索課程。

讓孩子們到社大選課,不僅獲得多元的知識與技能,還能從這跨世代的混齡學習場域,體驗到不同世代的世界觀,當然,在地知識的累積也將非常可觀,更重要的是,社大講究實務操作與行動參與,孩子們的學習將更深刻,相信積累之後將有更創新的發展,而這一切有賴於新政府上台後,對於形塑優質公民社會的態度,而社區大學十八年的經驗,相信已準備好扮演重建公民社會的核心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