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論壇/談國小新住民語文教育

出自均優學習論壇共筆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當媽媽的話進入12年國教課綱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3983

文:張正,四方報前總編輯2013/10/8(刊登於2013年10月9日台灣立報)

下課時間,同學們趴在二樓走廊的欄杆上向下張望,一位高鼻深目金髮冉冉的男子經過,有人喊了一聲:「哈囉!美國人!」男子回頭揮手笑笑,我們嘻嘻哈哈很得意。老師不知何時出現在我們身後,說:「他是『外國人』,不一定是『美國人』。」

這大約是我小學二、三年級的事。

怎麼這麼傻,把所有的西方人都當成美國人?莫怪小朋友,我們只是耳濡目染。即使到了現在,如果稍微留意一下周圍的談話,或者看看談話性節目,「國外」、「外國」、或「外國人」這樣的字眼被使用時,最常指的仍是美國,或泛指北美和西歐,最多再將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先進」國家包含進來。

那,非洲、中南美洲、西亞、中亞、東南亞等其他的「國外」或「外國」,該怎麼稱呼呢?

台灣長期籠罩在歐美日等強勢文化之下,有所偏食、斜視,在所難免。不過前幾天,立法委員林佳龍建議將新住民的語言納入12年國教課綱,教育部長蔣偉寧回應:「大方向我支持。」善哉!這將是改造台灣體質的大好良機。課綱若真能朝此大方向修訂,不管從左看、從右看,看現在、看未來,都有極大的正當性與急迫性。

  • 媽媽的話入課綱,正當且急迫

首要的正當性與急迫性,是此舉對於台灣目前四十餘萬東南亞移工、十餘萬東南亞新移民及其子女的影響。

雖然台灣社會同意不該歧視、人情味不該區分國籍貧富,尤其對於新移民及其子女,更在理性上歡迎她/他們「成為我們」。但不可否認,多數的東南亞新移民與移工,仍是台灣的社經弱勢。她/他們的文化,以及與文化並存的語言,並沒有受到台灣主流社會的重視。

若能藉由此次12年國教課綱修訂的機會,在課綱中加入「新住民語言」或「東南亞語言」的字眼,進而落實在教學現場,不僅意謂著台灣「正視」東南亞移民與移工的存在,也算對於當年「國語政策」強壓方言的真誠反省。

再將焦點放在新移民子女身上。教育體制一旦認可「媽媽的話」,絕對有助於親子關係,新住民媽媽將不再是「國語說不好」的媽媽,而是擁有「特殊能力」的媽媽。而瞭解某一種東南亞語言的台灣下一代,要是未來有機會前往當地經商、旅遊、求學,將不至於如這一代的台灣人,因為語言障礙而困難重重。

對於母親不是東南亞新移民的台灣下一代,校園中的東南亞語言教學也有其優點。多會一種語言,就等於替自己多開了一扇窗。即使沒有認真學,但因為從小就知道東南亞語言的存在,知道了「國外」不僅僅指西洋歐美,這樣的孩子,肯定會比當年的我有更全面的國際觀,不會以為所有的「外國人」都是美國人。

  • 東南亞語教材師資,不是問題

當然要考慮目前缺乏的東南亞語言教材與師資。不過,這都是不難克服的技術問題。

所有的東南亞新移民語言(越南語、泰語、印尼語、菲律賓語、柬埔寨語、緬甸語)皆是拼音文字,會拼就會唸,比起中文漢字,進入門檻相對較低。而東南亞各國也都有完整的語言教材,中國大陸亦早已起步。我們以該國的語言教材為藍本,參考中國大陸的經驗,改編為適合台灣的語言教材,絕非難事。

至於師資,當下確實不足,不過任何一門新學科剛剛開張時,不都如此?如果今天在課綱裡訂下目標,自然能發揮導引作用,吸引有志者修習東南亞語言教學。除了已經通曉中文和母國語言的新住民之外,近年大量前往東南亞擔任志工的台灣本地青年,亦為師資來源。從現在開始準備,等到民國107年課綱正式上路,肯定已萬事具備。

最大的技術問題,則是「時數」。如何在現有的時數裡東挪西挪,分給東南亞語言一杯羹?有人主張,以社團時間或彈性課程的「市場機制」,讓家長或學生自行決定要不要學新住民語言。我認為萬萬不可。

強勢語言和弱勢語言不能一概而論。對於主流社會崇尚的強勢語言,你不要學生去學,他都會自己想辦法學,商業力量也不會坐視這塊大餅。學習東南亞語言雖然極具正當性,但是該語言在台灣畢竟是弱勢,除非以政策強力引導,否則可預見其收效甚微。

  • 面向東南亞,替台灣開一扇窗

不管就國際政治、商貿旅遊、文化血緣等各個層面,台灣都沒有理由不重視東南亞。無奈台灣長期籠罩在歐美日等強勢文化之下,以致於忽視了我們的東南亞鄰居。

時至今日,東南亞不僅是台灣的鄰居,更是台灣的親人。教育是最需要前瞻性的志業,「媽媽的話」如果真能進入12年國教課綱,將有機會修正我們長期向強勢語言文化的傾斜,提醒我們平等對待和台灣榮辱與共的數十萬移民移工,這不僅是為了下一代著想,也是為了我們這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