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論壇/兩岸體制外師資培力交流

出自均優學習論壇共筆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用20家創新教育機構的力量,共同培養一群未來的教育者| 未來教育者成長年計劃

教育的未來,在這裡發生

提到“學校”,你會想到怎樣的畫面?(↓↓↓像這樣?↓↓↓)

成都的先鋒教育學校

學生可以自己提出和設計課程,並由老師協助學生進行課程學習。上個學期,先鋒的學生們自己開辦了一門“王者榮耀課”。
(王者榮耀課助教慈仁尼瑪在“問對創變者”會議上的演講)

北京的日日新學堂

學生可以自己策劃一個為期三週的旅行學習項目。去年,五個年級的學生分別去了雲南騰沖、福建培田、黑龍江哈爾濱等地,進行的學習包括入戶調查、植物標本製作、冰雪運動會策劃等。

大理的貓貓果兒小學

期末考試是在戶外進行的,學生們要根據線索卡(地標照片、地圖、文字)找到相應地點,拿到任務卡進行解密,獲取下一關卡提示信息,直至闖過八關完成任務。
它們是不是刷新了你對教育的理解?原來教育不再只是應試提分補習出國,教育還可以如此充滿想像力而又如此順應人的天性。
我們相信,這就是未來教育的模樣。

那麼,你想加入這個行列,成為一名未來的教育者嗎?

一起培養,未來的教育者

現在,由創新教育交流會發起國內的20家教育創新機構(機構簡介見附錄)聯合起來,為期望進入教育創新領域的未來教育者提供一個不一樣的成長計劃:未來教育者成長年! 這是一個怎麼樣的成長計劃? 用一句話來描述,就是:用一年的時間,通過工作營、實習、線上學習等方式,讓對創新教育有熱情的你成長成為一名未來的教育者。 整個成長年計劃週期是2018年4月-2019年3月,在成長年中表現優異的學員,將有機會進入這20家機構工作,成為一名真正的未來教育者。 未來教育者成長年包含三個模塊:

線下工作坊

首先,我們會為你提供四次線下的工作營,這四次工作營將分別在成都(2018年4月,5天)、北京(2018年8月,3天)、廣州(2018年11月,3天)和大理(2019年3月,3天)進行。 工作營除了進行知識理論和技能學習外,您還將走訪在地的教育創新機構,體驗教育創新項目,並與機構創始人進行面對面交流。目前已確定參與交流的機構創始人包括:

- 劉曉偉(成都),先鋒教育學校校長
- 池曉(成都),好奇學校校長
- 大車(北京),北京日日新學堂校長
- 馬志娟(北京),21世紀教育研究院
- 謝康(北京),明悅教育創始人兼校長
- 張良(廣州),愛卡的米創始人
- 安豬(廣州),慢學校創始人
- 王羲烈(深圳),深圳山之雨學校校長
- 黃鵑娟(深圳),安格學院聯合創始人
- 陳鋼(大理),貓貓果兒小學校長

實習&探究項目

其次,這20家機構將會開放志願崗位或實習崗位,您可以自由向任意一家機構申請。 這意味著你可以在一年內參與2-4家機構的工作,在近距離了解這些教育創新實踐,在實際工作中提升和成長。 在實習過程,你還將通過參與我們設計的探究項目,實現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更好的結合。

線上學習社區

最後,您將加入到本次項目的執行團隊——慢學校特別為本項目設計的在線學習社群,系統地學習教育科學及學習科學,培養自己的終身學習能力,構建自己在三個層面的教育者心智:

  1. 教育者層面:自我認知、學習能力、個人管理;
  2. 學習者層面:學習與發展,關係構建;
  3. 教育技能層面:課程設計、教學、課堂管理、評估;

同時,你還會和同步以及這20家機構的老師、成員組成實踐共同體,共同分享和整合各自的實踐經驗。

怎樣理解這個成長計劃?

我們希望通過這個成長計劃培養你更全面的教育創新視野,而不是僅僅適應某一個機構的工作。 所以,我們設計了這樣一個“社群”式的成長計劃,集合了國內這20家最為創新的教育機構的力量,共同去培養未來的教育者。 我們的靈感來自一句非洲諺語:“養育一個孩子需舉全村之力”。孩子們如何發展、他們需要什麼才能取得成功,這一切不僅和他所就讀的學校有關,還與他們所生活的社會,以及社會如何支持、幫助家庭和個人密不可分。 同樣的,培養一名教育者也不僅僅和他所工作的機構有關,也需要整個領域的支持。 我們相信,當一個未來的教育者能夠獲得所有同行機構以及同行者的支持時,TA能夠比一個人在一個機構更快地成長。 你可以把這想像成蜜蜂的採蜜與釀蜜。 這二十家機構就是一座花園,花園裡的每朵花都有自己的特色。一朵花、一隻蜜蜂無法釀蜜,可現在,這座花園為你開放,你是一隻有釀蜜夥伴的小蜜蜂。 你們在花園裡自由觀察不同的花、採摘品嚐各類花蜜並與夥伴交流分享。最後,把這些來自不同花朵的花蜜融合起來,釀造出你們共有的知識和實踐。 這是一個“知行合一”的過程。 你將用一年的時間去近距離接觸這些教育機構,深入學習和實踐教育,和同行者討論,反思自己作為教育者這個身份的意義和價值,並最終選擇最適合你的位置。 所以,在成長年中,你不是進入一個培訓項目,而是進入一個教育者的終身成長社群。

你準備好了嗎?

我們對參與者沒有特定的要求,你可以是:

  • 有一定工作經驗、希望轉行到教育創新領域的職場人士;
  • 計劃投身教育創新領域的創業者;
  • 對教育依舊懷有理想,希望離開沉悶環境的年輕老師;
  • 希望尋找自己一生的方向的大學生
    ……

但是,我們希望你們有一些共同的特質,這些特質包括:

  • 有教育熱情,期待參與不一樣的教育實踐;
  • 熱愛學習,善於思考,渴望終身成長;
  • 樂於分享,希望在社群中成長;
  • 堅韌的意志力,過硬的心理素質,能夠理解教育工作的細緻、艱難和見效週期長。

資料來源

臺灣實驗教育師臺灣實驗教育師資需求與培育資需求與培育

實驗教育分三種


實驗三法後,實驗教育蓬勃發展,但實驗教育現場需要什麼老師?是否有足夠師資?如何培育?

研究方法

  • 本研究分三階段進行(共訪談 48位各類教育工作者)
    第一階段:全國五場各類型實驗教育焦點團體座談 32單位受訪
    第二階段:各類教育人員立意取樣深度專訪13位受訪者 (國中小階段之公私立傳統師培中心、教師工會、民間師培單位、跨團體具多重身分之資深實驗教育創辦人等)
    第三階段:選擇3位臺灣各地不同特色之地方教育行政首長專訪

理想實驗教育之教師圖像

  • 特質
    1. 熱情溫暖
    2. 彈性開放
    3. 想像創意
    4. 好奇學習熱熱忱
  • 能力
    • 專業力
      1. 專業理念態度
      2. 能開發設計課程
      3. 能經營開放式課堂
      4. 了解兒童學習發展階段
    • 領導力
      1. 同理心、察覺力
      2. 能帶領討論與對話
      3. 親師溝通能力
      4. 行政企劃執行核銷能力
      5. 團隊溝通協調力
    • 實踐力
      1. 能自主學習
      2. 運用數位科技能力
      3. 具反思批判力
      4. 現場反應力
  • 生命歷練
    1. 人我生命道德議題之洞察力
    2. 經歷一定的生命焠鍊、轉折

實驗教育師培困境

  • 傳統師資培育大學:源短
    1. 尚未有滿足這些實驗教育場域的師資
    2. 大學授課的科目與教師已填滿體制內師培系統時間
    3. 教師檢定考,影響師培課程方向以及評量方式
    4. 傳統師培大學難有實驗教育師資培育的發展空間
  • 現場問題:流滯
    1. 偏鄉極度缺乏適任實驗教育教師
    2. 體制缺乏實質教師獎勵機制,不適任教師難淘汰退場
  • 實驗教育團體限制:天旱
    1. 小規模的團體 資源供給少、人力、財力不足
    2. 師資招募及儲備不易
    3. 教育訓練成本高

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計畫










統計分析

  • 申請數是119件,46人進入面談申請者/進入面談者平均年齡:35歲(最年長為66歲,最年輕為17歲)/31.8歲
  • 31%實驗教育工作者(17%家長、12%團體、2%機構、4%學校,家長兼團體3%)
  • 23%其他專業領域工作者
  • 23%一般學校教師(15%公立學校、8%私立學校)
  • 18%在學生(10%師培生、8%非師培生)
  • 6%教育非營利組織

結語

第二次鬆綁
激發嚮往,不是技術;
另軌之一,不是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