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論壇/教育部因材網

出自均優學習論壇共筆
於 2020年7月28日 (二) 08:05 由 丁志仁討論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已建立頁面,內容為 "「適性教學」(adaptive instruction)指教學的過程能配合學習者的能力與學習需求,而作因應與導引式調整。以提升教師「適性教…")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適性教學」(adaptive instruction)指教學的過程能配合學習者的能力與學習需求,而作因應與導引式調整。以提升教師「適性教學及相關數位科技教學」專業素養為主要目標,使教師透過此輔助平臺,適時掌握學生的學習需求,權宜的改變教學策略,能有效擬定適當的教學方案,利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續追蹤且評估學生學習狀況,增益個別的學習效果,達成教學目標。「教師適性教學素養與輔助平臺-因材網」能協助教師有利於進行差異化教學,達成「因材施教」。

本適性教學素養輔助平台目標為減輕教師教學負擔,提升教師適性教學素養,精確掌握學生學習需求,擬定適當教學策略,以下為其目的及功能:

  1. 藉由電腦化適性診斷測驗,診斷學生學習成效,立即回饋教師教學成效。
  2. 藉由電腦化適性診斷測驗,診斷學生學習成效,達到「因材施測」,提升測驗效率,且能提供跨年級之學習診斷結果。
  3. 能自動化提供學生「個別化學習路徑」,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輔助教師調整教學方式級策略,提升教師教學效能。
  4. 整合「教學媒體」、「診斷測驗」及「互動式教學輔助元件」,適時輔助教師現場教學。
  5. 繼續擴增各學科之教學元件素材,擴大辦理以提供各學科教師進行適性教學。


教育部適性教學輔助平臺-因材網

檔案:因材網首頁.jpg

圖1 因材網首頁


一、因材網特色與功能

因材網的目前涵蓋領域為數學、自然與國語文,適用對象為一到九年級學生,而內容主要分成四個部分,登入後即會看到四個區塊,包含知識結構學習、智慧適性診斷、互動式學習與PISA合作問題解決能力。

檔案:因材網功能區.jpg

圖2 因材網功能區


(一)知識結構學習

依據教育部頒布的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進行分析,將能力指標更細分成適合學習的概念節點,建置出代表學習路徑的知識結構,並以每個概念節點作為學習的單位,編製概念教學媒體、診斷試題與互動式教學等。因此學生在平台上可以完整的看到一到九年級能力指標的知識地圖,也可以更進一步地探索每個能力指標內具體的概念呈現。每個概念節點中的教學媒體,皆由現職教師進行編製與錄音,並由專家團隊審核,以建立教學品質,而學生在觀看時,可同時在線上作筆記與發問,提供一些不敢發問的學生與教師溝通的管道,其他的學生也可以協助回答問題,增加同儕互動。同時,每個概念節點也提供診斷試題,提供學習後挑戰,教師也可藉此了解學生學習進展。

檔案:知識結構星空圖.jpg

圖3 知識結構星空圖


(二)智慧適性診斷

在施行適性學習時,能先透過適性診斷的功能,掌握學習的弱點,能讓學習成效事半功倍,本系統使用之適性測驗技術請參閱Wu, Kuo, Yang(2012),相對於傳統紙筆測驗,使用本系統學生平均可以節省40~50%的題數,即可有效率地完成診斷測驗,如圖6為診斷報告畫面,學生在測驗後,可以立即得到診斷回饋,知道那些地方需要加強補救,也有練習題供自我檢核。因材網中除了單元式的診斷之外,還具備跨年級的縱貫式適性診斷,若一位六年級學生進行測驗,而六年級的基礎概念錯誤時,系統將按照結構向下診斷相關概念,若五年級基礎概念仍然錯誤,再繼續往下診斷,直到找到問題的源頭為止。而診斷結果也會按照結構系統性的呈現,提供學生個人化的補救學習路徑。

檔案:診斷報告.jpg

圖4 診斷報告


檔案:跨年級縱貫式適性診斷.jpg

圖5 跨年級縱貫式適性診斷


檔案:個人化學習路徑.jpg

圖6 個人化學習路徑


(三)互動式學習

在九年一貫能力指標中,也包含實作型的教學指標,例如「4-n-16 能認識角度單位「度」,並使用量角器實測角度或畫出指定的角。」,像這類的指標,除了教學媒體外,系統也提供互動式的教學元件,能依據學生的操作歷程,適時地給予回饋,而此類工具常被教師在翻轉教室或ICT融入教學中應用。

檔案:互動式教學元件.jpg

圖7 互動式教學元件


(四)PISA合作問題解決能力

PISA (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劃於2015年實施合作問題解決(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 CPS)電腦化測驗,設計出不同領域(科學、數學、閱讀、綜合)的合作問題解決單元,讓學生與電腦夥伴進行互動,一起進行合作問題解決,評估學生是否具備與他人合作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部分提供本研究團隊所建置的合作問題解決單元,供師生們進行線上合作問題解決評量。

檔案:人機互動合作問題解決評量.jpg

圖8 人機互動合作問題解決評量


二、因材網教學導入

適用因材網之教學模式有補救教學(單元式診斷與補救、縱貫式診斷與補救)、翻轉教學、自主學習、資訊融入教學等類型,進行方式分述如下:

(一)補救​教學

1.單元式診斷與補救:教師單元教學完之後,學生透過系統進行單元診斷測驗,而後根據診斷報告書內容,針對該單元學習的弱點,觀看影片與練習題,進行個人化的適性補救教學。

2.縱貫式診斷與補救:進行的方式如同單元式診斷教學,但測驗的範圍除了目前單元的能力指標外,更向下診斷先備的能力指標,以六年級分數除法能力指標6-n-04為例,除了診斷6-n-04外,診斷系統可以在診斷出學生6-n-04不足之時,一併向下診斷5-n-09、4-n-08、3-n-11等6-n-04相關之先備知識,學生可由學習困難發生點開始觀看影片與練習題以進行補救教學。

3.應用因材網及補救教學科技化評量結果進行教學:學校可以將補救教學科技化評量結果匯入因材網,系統會依照相對應之補救內容顯示於評量結果旁,教師可依據個別學生的學習弱點,直接派送任務;學生也可依據診斷結果,自行派送任務給自己進行補救。

(二)翻轉教學

藉由系統指派任務功能,教師可以指定學生於課前完成概念的學習與練習題,課間可使用互動式教學元件輔助教學與討論,課後學生可以透過系統複習教學內容。

(三)自主學習

1.由教師安排學習單元後先進行診斷測驗,瞭解學生對該單元內容的的學習程度。

2.教師指定學習目標,學生以至少4人一組進行分組,學生可觀看課程影片、回答影片檢核點問題,製作影片觀看筆記,進行練習題等。

3.學生們進行組內共學與組間互學,教師解答學生問題與澄清迷思概念、給予回饋與進行課程總結、課程連結延伸。

(四)資訊融入教學

教師可於課堂上撥放因材網上的教學影片,與學生共同討論影片內容、練習題、動態評量等。


三、因材網相關網站

因材網

網址:http://adaptive-learning.moe.edu.tw

教育部適性教學全國推動與教材研發計畫

網址:http://adaptive-instruction.weeb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