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論壇/實驗大學來了嗎?

出自均優學習論壇共筆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雜學校前客座主編 ⽺正鈺

我們為什麼要念⼤學?

  1. 能塑造⼀個「學習社群」
  2. 從做中學去⼀起解決問題
  3. 獲得和累積「學習證明」
  4. 有彈性的「學習保護傘」

現在的⼤學有什麼困境?

  1. 能塑造⼀個「學習社群」
    • 入學⽅式、科系必修、教學⽅式、導師不⾜
  2. 從做中學去⼀起解決問題
    • 對接社會、教師資格、教學評鑑
  3. 獲得和累積「學習證明」
    • 實作專題的評量、遠距教學認證
  4. 有彈性的「學習保護傘」
    • 畢業⾨檻、學位授與

我對高等教育的想像與商業思維學院的實踐/商業思維學院院長游舒帆


適應能力(Adaptability)
  • 能面對不確定性 vs.希望萬無一失
  • 接受沒有標準答案 vs.總是要求標準答案
  • 能主動找尋答案 vs.希望他人提供答案
  • 能從錯誤中獲得學習 vs.害怕犯錯不願意探索
  • 具備自我學習的能力 vs.只在必要時才學習
我們怎麼協助學生培養適應能力
  • 引導與思考
    引導/提問/不給標準答案
  • 啟發與實踐
    學習/動手做/犯錯/調整/再次行動
  • 多面向回饋
    老師回饋/學生回饋/同學回饋
教育資源太稀缺
  • 一對一太花老師個人時間
  • 老師難以針對給予個性化回饋
  • 改變必須透過長時間、高頻率的互動

如何讓這件事情有機會規模化?

 
讓思考發生在每個學習時刻
  • 思考是一種習慣,當你習慣思考,你對身邊發生的一切就會更留意,也會漸漸理解事情背後的「為什麼」
  • 當學生開始學會思考,學習就變得有趣了。

怎麼做?
  • Step1:鼓勵大家提問、討論與分享心得。
  • Step2:互相陪伴、互相支持、互相學習。
  • Step3:近50位業界專家擔任mentors。
    • 老師只是鷹架的搭建者、啟發者、引導者,同儕才是你最好的學習對象。
    • 圍著老師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當老師不再總是學習過程中的資源瓶頸,學習才能在更多的場域中發生。
  • Step4:讓學習交流在每天發生。
    • 結交同好
      1. 小組:深度、個性化
      2. 區域:社區、實體化活動
      3. 社團:學習=線上*線下
    • 邊學、邊實踐、邊服務他人
      1. 學習必須融入生活中才能延續
      2. 學習後必須實踐才會有效
 
學習系統:
  • 個性化、隨選隨上、即時回饋,這些都得仰賴科技才能做到。
  • 讓每個人都有專屬的學習體驗,不用配合或遷就他人的進度。

議程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bbTldpFEp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