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論壇/魔豆學園

出自均優學習論壇共筆
於 2021年9月17日 (五) 05:28 由 丁志仁討論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歡迎與我保持聯繫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背景

  • 隸屬於 社團法人臻佶祥社會服務協會 的 國中課後班 (現在也有高中生)
  • 位在南機場社區 忠勤里
  • 對象:單親、低收、隔代教養、新住民之子、或其他單位轉介(社福資格)
  • 地表最強的里長 方荷生 >> 希望孩子有飯吃、有人陪
  • 我是2017年到職,至今約3年半
  • 和學生、志工夥伴一起摸索出來的陪伴方式

基本理念

  1. 在這裡我們什麼都不教
    • 你在意的,就是科目
    • 你想學的,就是課程
    • 你選擇的,就是學習
  2. Why? 我們為什麼這麼做?
    • 2017年,當我剛來報這個教室....12個學生......在其他人眼裡,這似乎是一個充滿「問題」的教室...
      成績差 / 永無止盡的罰抄 / 固著行為 / 試探你的底線 / 開黃腔 / 一個朋友都沒有 / 嗆走老師 / 霸凌與被霸凌 / 拒絕去學校 / 「不會」說話的孩子 / 不會認字的孩子 / 過動
    • 小故事、阿原
      1. 罵髒話前,看了我一眼?
      2. 老師說:「只有歷史好,沒有屁用?」
      3. 武士刀事件
      4. 拿甩棍出衝進教室打兒子的父親
      5. 護唇膏吸毒事件
      6. 協助親子相遇
  3. 我們教室,要「教」什麼嗎?我們存在的價值是什麼?
  4. 對教室的學生來說,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5. 我了解他們嗎?

展開「瞭遇」

  1. 模仿一整晚
  2. 一起去夾娃娃
  3. 開設「聽你說」信箱
  4. 小教室的密談
  5. 手機裡在玩什麼 >> 陽台改造計畫
    更多的對話,動態中的反思、與了解,似乎才是首要之急!!
    如果那些行為不是「問題」,而是問題的「解決方法」
    那麼作為一個陪伴者,我真正需要關注的,該是什麼?

學群制度的靈感來源

  1. 營造一個,什麼樣的行為、存在都能感覺到「被接納」,而不是「被排斥」的氛圍
  2. 對話的過程本身,就是目的
  3. 自由,是自主的基本條件
  4. 建立一個能夠透過對話,引發「自覺」的環境
  5. 不要「教」,而是陪著學生長出自己的力量

  • 小故事、自由與界限
    失控的聖誕派對裡,
    被遺忘的刺蝟男孩
    身材被嫌棄的女孩
    被笑「尼哥」(皮膚黑)的男孩
  • 我的反思...
    1. 自由與界限,必須是一體兩面的!
    2. 人與人的真誠、和諧共處,不是從天而降,需要練習的機會。
    3. 有沒有一個方法,可以協助學生認識身為人的底限,又能讓學生有機會學習「互相了解」呢?
    4. 於是,衝突會議的機制誕生了。

      <
  • 衝突會議的原理
    1. 行為背後,都有理由
    2. 不爭對錯,探索需要
    3. 調理心情,處理事情
    4. 聽出真實,互通心意

我們的成果

  1. 三位高中自學生誕生,實行「零元自學」(兩位是我們班,一位是另一個協會。三位都是新住民之子)
  2. 國中延伸到高中,變成青少年課後班。(大家都不想走嗎?)
  3. 學生的同學,跑來教室「出櫃」。
  4. 連兩年開平廚藝大賽冠軍(蛋糕裝飾組)
  5. 中正區、萬華區、大同區,醞釀中的「跨社區青少年共學聯盟」
  6. 志工團隊:教育學程學生、自學團老師、心理師、社工、社工系學生、藝術治療所學生,我們吸引了許多對「人」有熱誠的夥伴,一起共學
  7. 學生有難題時,一定回來教室討論(墮胎、性的冒險、性交易、媽媽吸毒...)

歡迎與我保持聯繫

  1. Podcast 節目 : 「瞭遇花園:民主教育、自我陪伴、全人關懷」
  2. 瞭遇花園 臉書粉絲專頁
  3. lifewithawareness627@gmail.com

議程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hQMkJz87h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