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2016論壇/開幕 的原始碼
←
2016論壇/開幕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編輯此頁面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使用者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根據調查,台灣三成左右的國中生不知道或沒有人生方向。 到大學,近半數最痛苦不知自己,要做什麼。大學四年後,許多選擇延畢或讀研究所,主要目的是探索人生方向。 為什麼,我們一天比一天成熟,卻越來越不清楚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從 14 歲開始拍攝,費時六年,少年導演楊逸帆在四位就讀體制外學校,卻走向傳統升學道路的朋友身上,找到蛛絲馬跡。 為了替學生發聲,他更報考基測,親身體驗「不省仍試」的教育... 如果你的孩子熱愛跳舞,又課業優異,你會讓他發揮專長,還是勇敢築夢? 如果他對音樂、科學、設計、曲棍球...什麼都喜歡,卻樣樣不精、成績普通,你會讓他專精於一,還是繼續見識廣博? 如果他方向茫然,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喜歡什麼,你是否會讓他先安分讀書再說?或者你認為:孩子才十幾歲,有必要想這多? 台灣學生在國中三年級後,學習內容就得分流。怪的是,孩子成績越好,可選擇的學校越多。社會不成文的認知是,選擇學術高中,出路多;選擇職業學校,難回頭。 面對未知的明天,十五歲的孩子,將何去何從? 在這部《學習的理由》紀錄片中,導演不僅紀錄了考生應試的過程,也讓身為行動者的當事人,有說出心底話的空間... ===導演論述=== 問題不僅止於壓力,更不僅止於基測。 當今教育依照分數與教育程度,將人對社會「有用的程度」,分發不同出路。 贏越多人,選擇越多,越有獲得資源的權力,越有說話與決斷的權利。 分數低,只能撿剩下的選擇;因為不認真、沒本事、沒知識;沒有批評現況、呼求改變的資格。 有些人,正如片中的我們,沒有學校訓令,父母逼迫,卻因為對遊戲規則似懂非懂的醒悟,自願踏入框框。 為了求生、求勝、爭取認同,我們先不思考,先不摸索,戮力贏過別人再說。直到選項在手,才發現:不知道自己真正要什麼。 有人此刻覺醒,展開自我追尋。有人因沈沒成本,持續競爭資源與選擇權,以期片刻的成就感與自我認同。 少數人最初渴求改變遊戲,才忍辱負重、服膺規則,攀登制高點。 但當坐享既得利益,是否還能記得出發的理由?
返回「
2016論壇/開幕
」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視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有關 MediaWiki 的說明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