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2019論壇/公共化後園所輔導與品質維持 的原始碼
←
2019論壇/公共化後園所輔導與品質維持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編輯此頁面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使用者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行政管理== 目前非營利幼兒園的行政管理,責任主要落在直轄市、縣(市)政府主管機關上,依據「非營利幼兒園實施辦法」執行以下應定期辦理事項: <img src='http://quality-learning.net/2019/uploads/agenda/49/1080421BW.png' width='800' height='230' /> 其中,工作報告及工作計畫的審查,主要目的在於確定具體目標及評估機制,以利定期揭露年度目標達成程度。而整個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品質管理手段乃是績效考評,考評項目包含以下六項,以70分以上為通過,90分以上該幼兒園所有工作人員得支領績效獎金,期能鼓勵所有工作人員更努力維持良好品質,但若未達70分,則最嚴重可能必須停止辦理幼兒園: #年度預算執行情形。 #招收幼兒情形。 #收托不利條件幼兒情形。 #家長滿意情形。 #履約情形。 #各次檢查符合法令規定情形。 除了主管機關的管理手段外,導入外部意見另一個重要的品質管理機制,主要目的在更貼近使用者需求、同時融入社區系統中,與在地社區跟教保專業社群保持良好連結。實際做法除了進行家長滿意度調查外,目前也不少縣已要求非營利幼兒園應導入社會相關群體,如社區居民或專業公正人士,定期召開會議、監督幼兒園營運。 ==會計及財務管理== 以公共化為主要基礎的非營利幼兒園,其會計及財務處理應落實「公共監督」、「自主管理」兩大原則。所謂公共監督,其標的在於幼兒園的財務管理、決策運作過程及幼兒園運作內容是否符合幼兒需求,亦即不能在正常化教學之外,運用幼兒園經費進行其他業務,並須定期編制工作報告及財務報告、公開經費運作流向,園內員工更應避免有實質利益輸送之關係。 檢視現行非營利幼兒園的管理制度中,係依據「非營利幼兒園會計財務及經費處理注意事項」辦理,所受之各項政府補助及家長繳費等相關收入皆應專款專用,且主要原則如下: #按原核定經費項目及期程確實執行; #非經核准經費不得移作他用; #建立會計制度,且財務獨立; #經費收支保管及運用,應設置專帳處理。 此外,每學年預算須報主管機關核備、決算應經會計師查核、簽證,並與主管機關於指定期間內與主管機關之網站公告之,應公告內容如下: #前學年度會計師簽證決算報告; #資產負債表、收支餘絀表; #當學年度收支編列明細表; #其他經主管機關指定之報表及相關附註。 ==教學品質== 目前非營利幼兒園須以教育部課綱為本,以幼兒日常生活為基礎,依幼兒發展階段設計課程,統整後以多元方式實施。實施重點並非教知識,而在於教能力,包括「覺知辨識」、「表達溝通」、「關懷合作」、「推理賞析」、「想像創造」及「自主管理」等六大能力: #教保信念:應以幼兒為中心,啟發幼兒之身心發展並尊重個別差異。 #教學策略: ##自主式學習:幼兒透過主動發現問題、整理訊息、解決問題。 ##建構式學習:提供多元學習環境,讓幼兒有充足的時間操作及學習。 ##合作式學習:提供幼兒與他人的互動機會,增進社會人際關係。 在績效考評指標中,對於教保服務的考評指標及考評方式明確點出非營利幼兒園應達到的目標: #服務時間不低於契約規定; #依幼兒年齡規劃不同層次目標之課程,同時段進行多樣興趣分組,並考量幼兒特殊需求調整課程; #幼兒活動室內至少有4種不同區域之玩具、教具,且每區域能提供每位幼兒2種以上的選擇; #了解幼兒家庭背景,並從在地的生活環境及社會文化資產中選材,設計實施符合幼兒生活經驗及文化回應課程活動; #教保課程能與幼兒家庭互動,鼓勵家長參與、促進其親子關係; #教保服務人員能依據課程規劃與目標,進行教學評量或省思; #有計畫的規劃實施幼小銜接活動,主動促進家長、幼兒園與小學之聯繫交流; #幼兒剛入園或每學期初進行幼兒發展篩檢; #依據幼兒園發展篩檢結果,進行相關措施,包括通報、個別化教保服務計畫等; #規劃幼兒學習評量,以多元方式進行,對於未能達成學習期望之幼兒,了解原因後提供必要的輔導與協助,並追蹤其學習狀況與輔導效果; #落實教保課程中的形成性評量,每位幼兒留有個別學習檔案,且每生一年有三次總結性評量,並留有紀錄。 前述指標相當具體的說明了政府對於教保服務品質的要求,並希望透過指標標準化績效考評委員的標準,盡量避免不同委員的個人因素導致考評品質的的落差。除績效考評外,更積極的品質維護手段,在於輔導計畫的導入,許多縣市在委託非營利幼兒園時,在合約中明確要求非營利幼兒園必須申請教育部輔導計畫,導入外部之教保服務專業、提升教保服務品質。 無論教學品質、行政及財務管理品質的維持,都需要園內相關工作人員的配合執行。在目前的學前教育制度中,幼兒園應備人員包含園長、行政、教保服務人員、護理人員、廚工及清潔人員等,透過營運成本中編列在職進修預算,要求各幼兒園必須重視園內各工作人員的專業成長。然目前此等安排仍僅以一般幼兒為主要考慮,關於目前日益增加的特殊幼兒,除導入特教體系外,尚缺職能治療、語言治療、物理治療、心理輔導等因應特殊需求幼兒需配置之人力,尚待努力。
返回「
2019論壇/公共化後園所輔導與品質維持
」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視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有關 MediaWiki 的說明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