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論壇/40年來台灣教育本質的變化」修訂間的差異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 次修訂) | |||
| 行 1: | 行 1: | ||
| − | [[分類:2022論壇]]  | + | [[分類:2022論壇]]__NOTOC__  | 
| − | + | ==1982==  | |
| − | ==  | + | #台灣戒嚴,但已不會抓人  | 
| + | #美蘇冷戰,雷根(1981年-1989年,第40任) / 安德羅波夫繼任了布里茲涅夫的蘇共總總書  | ||
| + | #個人電腦剛出來,用錄音帶儲存程式  | ||
| + | #師範院校公費培育、分發師資,恩給制退撫  | ||
| + | #大學共同必修學分表  | ||
| + | #統編本教科書  | ||
| + | #憲法 164 條  | ||
| + | #院長管部長 / 廳長 / 局長 / 校長 /主任 / 老師 /學生  | ||
| + | #大學就學機會率 18%  | ||
| + | #每班 40 人以上  | ||
| + | ==中間==  | ||
| + | #台灣解嚴,1987年7月15日  | ||
| + | #柏林圍牆倒塌,1989年11月9日  | ||
| + | #伯納李發明 HTTP / HTML  | ||
| + | #大學法修法  | ||
| + | #教師法修法  | ||
| + | #國民教育法修法  | ||
| + | #教育經費編列管理法修法  | ||
| + | #九年一貫課綱(吳京)  | ||
| + | #十二年國教(高中與幼教選擇)  | ||
| + | #每班 29 人以下  | ||
| + | ==當前兩個背景:教育經費與人口縮減潮==  | ||
===一、教育經費===  | ===一、教育經費===  | ||
<div style='float:right'><img src='http://jendo.org/files/福留子孫/95-112年教育經費變化.png' width=400 geight=* /></div>  | <div style='float:right'><img src='http://jendo.org/files/福留子孫/95-112年教育經費變化.png' width=400 geight=* /></div>  | ||
於 2022年9月16日 (五) 01:11 的最新修訂
1982
- 台灣戒嚴,但已不會抓人
 - 美蘇冷戰,雷根(1981年-1989年,第40任) / 安德羅波夫繼任了布里茲涅夫的蘇共總總書
 - 個人電腦剛出來,用錄音帶儲存程式
 - 師範院校公費培育、分發師資,恩給制退撫
 - 大學共同必修學分表
 - 統編本教科書
 - 憲法 164 條
 - 院長管部長 / 廳長 / 局長 / 校長 /主任 / 老師 /學生
 - 大學就學機會率 18%
 - 每班 40 人以上
 
中間
- 台灣解嚴,1987年7月15日
 - 柏林圍牆倒塌,1989年11月9日
 - 伯納李發明 HTTP / HTML
 - 大學法修法
 - 教師法修法
 - 國民教育法修法
 - 教育經費編列管理法修法
 - 九年一貫課綱(吳京)
 - 十二年國教(高中與幼教選擇)
 - 每班 29 人以下
 
當前兩個背景:教育經費與人口縮減潮
一、教育經費

現況:右圖是 2006~2023 年台灣「教育經費」,教育經費數量及增長斜率約為政府歲入的 ⅕ 。約每六年增加一千億。由於這個背景,所以教育部得以推動下列新的工作,而不會排擠既有經費:
- 12年國教
 - 降低每班學生人數
 - 增加每班教師員額
 - 節節升高的退撫支出(已踩剎車)
 - 充裕水電
 - 網路與資訊建設(這一輪尚閒置)
 - 學前教育
 - 為國中小學生教室裝冷氣
 
二、新生兒縮減潮對各階段教育的影響:
- 幅度是由 20 萬掉到 15 萬,掉¼,剩 75%。
 - 對高中以下的影響:
- 新生兒縮減潮(以下簡稱縮減潮),目前開始進入小學,六年內會有大量的小學連一個學生都不剩。
 - 縮減潮 6 年後會進入國中,國中規模雖比國小大,仍慘。
 - 縮減潮 9 年後會進入高中,使公立高中的就學機會率到達 79% 。
 
 - 對高中畢業生進入公立大學就學機會率的影響:
- 從 2033 年開始有顯著影響:40%。
 - 然後每年快速跳高:43%,47%,48.6%…
 - 到 2039 年挺進到 56% ,甚至到 59%,要看這一兩年的出生率。
 - 私立大學會反彈,公立大學若不縮減,一定面臨轉型。
 - 移民與招外生的政策也會改變。
 
 
三、對策建議:
- 建立「中央教育發展基金」以基金別預算因應:
- 學前教育公共化
 - 國中小生源縮減
 - 高中再社區化
 
 - 行政院教育經費基準委員會修改教育基本需求計算基準
 - 了解全部國小的學生數量與人口移動方向
 - 預為監控全部國中的學生數量與人口移動方向
 - 最大程度保留各種教育用地,以為後續運用
 - 實施高中再社區化,與區內國中、國小編織成網絡
 - 高國中小,就網絡、減科層。
 - 發展「青年彈性學習網絡」
 
2030 近未來
十年一代的無線通信應用變遷如下:
| 代 | 傳輸質量與運用 | 提升倍率 | 年份 | 
|---|---|---|---|
| 1G | 2kbps,類比訊號,行動電話系統突破「定點」的限制 | -- | 1980 | 
| 2G | 64kbps,數位訊號,語音傳輸、簡訊時代 | 30倍 | 1990 | 
| 3G | 205kbps,瀏覽網站與串流音樂 | 3倍 | 2000 | 
| 4G | 100Mbps(10,240kbps),應用程式(App)盛行,帶動智慧型手機普及 | 50倍 | 2010 | 
| 5G | 10Gbps(1,048,576kbps),物聯網,零時差互動 | 100倍 | 2021 | 
| 6G | 1Tbps,極致低延遲:支援智慧工廠、自駕車、機器人、混合實境等新應用; 全球覆蓋:衛星和衛星間直接通訊,不同衛星系統間相互切換、漫遊。  | 100倍 | 2030 | 
現在就須要釐清學習典範的第二序:
- 「定影」自主學習典範
 - 2030 近未來的新典範
- 人類與 AI 共治的社會
 - 對數位領域的大移民
 - 翻轉城鄉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