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論壇/地方創生的艱途:被忽略的中小學教育現場」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均優學習論壇共筆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行 25: 行 25:
 
*大都會城市裡的孩子,很多人為了追求更好的升學率、更豐富的教育資源而遷戶籍或轉學,彰化縣大城鄉永光、頂庄及今年七月後的潭墘國小學生,卻是想求個安穩都不可得,六年間要被迫再三轉換環境。
 
*大都會城市裡的孩子,很多人為了追求更好的升學率、更豐富的教育資源而遷戶籍或轉學,彰化縣大城鄉永光、頂庄及今年七月後的潭墘國小學生,卻是想求個安穩都不可得,六年間要被迫再三轉換環境。
 
*根據《​​彰化縣公立國民中小學合併或停辦辦法》規定,全校學生人數40人以下、新生人數未達10人,就要進行廢校評估。潭墘國小目前學生人數27人,停辦後,距離最近的大城國小約三公里路程,目前兩地間沒有大眾運輸;彰化縣政府配合廢校,擬每月補助家長接送學生交通費用4千元或專車接送方案。
 
*根據《​​彰化縣公立國民中小學合併或停辦辦法》規定,全校學生人數40人以下、新生人數未達10人,就要進行廢校評估。潭墘國小目前學生人數27人,停辦後,距離最近的大城國小約三公里路程,目前兩地間沒有大眾運輸;彰化縣政府配合廢校,擬每月補助家長接送學生交通費用4千元或專車接送方案。
 +
*根據教育部統計,全國現有2666所小學,有1025所學校的學生人數低於百人,其中過半少於50人,最少的是澎湖虎井國小的2人。在少子化、城市化的社會發展趨勢下,裁併廢校是偏遠地區小校的唯一出路嗎?鄰近的彰化二林廣興國小、花蓮豐濱的港口國小,憑藉發展特色教學、強化與社區連結的地方創生,學生人數不減反增,學校與社區共存共榮,顯示偏鄉小校並非只有廢校停辦一條死路。還有更多公辦民營小學,在引入不同的辦學方針後,入學人數更是一路上升。「我所處的環境就是有裁併校的風險。做,可能不一樣;不做可能就收攤。這種迫切性是壓力、也是助力。」廣興國小校長吳寶嘉與教師團隊從基礎閱讀、文史探究、美感教育、國際交流等路徑著手,讓在地家長看見不同的教育選擇,吸引更多的家長願意讓孩子到廣興就讀。「這一連串的改變,源自於小學校要避免裁併的迫切性。」學生人數從面臨廢校危機的33人增加到目前的107人。
 +
*吳寶嘉觀察發現,學區家長認為孩子的學科成績需要補救教學,但缺乏足夠經濟能力,交通條件也受限,廣興國小因此透過提供課後輔導、寒暑假期間舉辦「第三學期」特色課程等專案,回應社區需求。在每個學期的班親會當中,也認真傾聽家長心聲,爭取社區居民與家長對學校的認同。
 +
*另一個案例是位於花蓮、全校學生人數不到20人的港口國小,這所小學去年甚至沒有任何小一新生入學,但是學校與社區居民合作推動社區生態旅遊,培訓居民成為當地豐富生態資源的導覽員,並提供校地做為生態旅遊露營地與生態教室,藉由營造學校特色、加強學校與社區的聯繫,積極求生。
 +
*2019年起實施的108課綱是台灣最近的一次課程教育改革,​​強調素養導向學習,開放各校發展校訂課程、加強在地連結,增加教育的多元性。同年,政府為解決人口減少、過度集中大都市、城鄉發展失衡等問題,宣示當年為「台灣創生元年」,將地方創生定位為國家安全戰略層級的國家政策,希望促進島內移民、配合首都圈減壓,達成「均衡台灣」目標。如今地方創生的均衡台灣目標仍遠,但細探偏鄉教育問題與地方創生,兩者緊密相連,教育絕對是地方創生不可或缺的一環。
 +
*吳東懋指出,臺灣傳統升學體制的學校設置邏輯,是「把人往有資源的地方集中」;但地方創生構想,則是以「把人留在地方」,兩者目的有非常大的差異。國民教育要擺脫升學導向、讓學生成為他想成為的樣子,必須提供學生了解地方文化脈絡的機會,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則需要建立地方與學校的合作網絡,才能在提升偏鄉教育品質同時,實踐把人留在地方的地方創生終極目標。
 +
*永光國小與頂庄國小廢校後,迄今沒有校舍再利用的積極規劃。彰化縣政府在潭墘國小廢校規劃中說明,未來擬規畫潭墘國小作為遊學中心學校,永光國小將作為居家照顧場所,頂庄國小校址則擬規劃作為放置縣政府公文書檔案之用。柯志憲指出,潭墘村有150公頃小麥田,潭墘國小推動小麥和在地食材教學多年,遊學中心的定位與潭墘村的小麥文化連結程度不高,無法回應地方需求,彰化縣政府應該協助社區和潭墘國小加強合作推動小麥食農文化,讓社區和潭墘國小都可再度創生。

於 2023年8月17日 (四) 05:51 的修訂

基本資訊

微社群名稱

蔗青文化工作室

社群簡介

成立於2018年為,關注地方文化、農村價值,作為地方的自媒體,將線上社群轉至線下合作,轉化在地資源為學習元素。2023年透過願景工程基金會伴飛計畫發表《地方創生的艱途:被忽略的中小學教育現場》專題報導。

議程人員

洪崇銘

倡議內容

住在都市裡的孩子,很多人為了追求更好的升學率、更豐富的教育資源,而遷戶籍或轉學。但對彰化大城鄉的永光國小、頂庄國小、以及今年七月後的潭墘國小 的學生來說,卻是想求個安穩就學都不可得,六年內被迫再三轉換環境。

作者從彰化大城鄉「四年內就廢了三所小學」的事件切入,看見偏鄉小校的生存困難及轉型可能。當地居民的陳抗也引發監察院關注,監察委員葉大華於4月20日表示將介入調查彰化縣政府的決策是否合乎中央法規、落實保障兒童權益。

從三座小學廢校的命運,看見台灣偏遠地區的縮影。若地方沒有了教育,究竟要如何創生?

邀請對象

關注偏鄉教育、地方文化、課程設計、地方創生的夥伴

報告摘要

以下摘要引言人「洪崇銘」(蔗青文化工作室負責人)於願景工程刊登的系列報導:

【地方創生的艱途】流動的偏鄉教育:廢校與轉學的循環螺旋

  • 大都會城市裡的孩子,很多人為了追求更好的升學率、更豐富的教育資源而遷戶籍或轉學,彰化縣大城鄉永光、頂庄及今年七月後的潭墘國小學生,卻是想求個安穩都不可得,六年間要被迫再三轉換環境。
  • 根據《​​彰化縣公立國民中小學合併或停辦辦法》規定,全校學生人數40人以下、新生人數未達10人,就要進行廢校評估。潭墘國小目前學生人數27人,停辦後,距離最近的大城國小約三公里路程,目前兩地間沒有大眾運輸;彰化縣政府配合廢校,擬每月補助家長接送學生交通費用4千元或專車接送方案。
  • 根據教育部統計,全國現有2666所小學,有1025所學校的學生人數低於百人,其中過半少於50人,最少的是澎湖虎井國小的2人。在少子化、城市化的社會發展趨勢下,裁併廢校是偏遠地區小校的唯一出路嗎?鄰近的彰化二林廣興國小、花蓮豐濱的港口國小,憑藉發展特色教學、強化與社區連結的地方創生,學生人數不減反增,學校與社區共存共榮,顯示偏鄉小校並非只有廢校停辦一條死路。還有更多公辦民營小學,在引入不同的辦學方針後,入學人數更是一路上升。「我所處的環境就是有裁併校的風險。做,可能不一樣;不做可能就收攤。這種迫切性是壓力、也是助力。」廣興國小校長吳寶嘉與教師團隊從基礎閱讀、文史探究、美感教育、國際交流等路徑著手,讓在地家長看見不同的教育選擇,吸引更多的家長願意讓孩子到廣興就讀。「這一連串的改變,源自於小學校要避免裁併的迫切性。」學生人數從面臨廢校危機的33人增加到目前的107人。
  • 吳寶嘉觀察發現,學區家長認為孩子的學科成績需要補救教學,但缺乏足夠經濟能力,交通條件也受限,廣興國小因此透過提供課後輔導、寒暑假期間舉辦「第三學期」特色課程等專案,回應社區需求。在每個學期的班親會當中,也認真傾聽家長心聲,爭取社區居民與家長對學校的認同。
  • 另一個案例是位於花蓮、全校學生人數不到20人的港口國小,這所小學去年甚至沒有任何小一新生入學,但是學校與社區居民合作推動社區生態旅遊,培訓居民成為當地豐富生態資源的導覽員,並提供校地做為生態旅遊露營地與生態教室,藉由營造學校特色、加強學校與社區的聯繫,積極求生。
  • 2019年起實施的108課綱是台灣最近的一次課程教育改革,​​強調素養導向學習,開放各校發展校訂課程、加強在地連結,增加教育的多元性。同年,政府為解決人口減少、過度集中大都市、城鄉發展失衡等問題,宣示當年為「台灣創生元年」,將地方創生定位為國家安全戰略層級的國家政策,希望促進島內移民、配合首都圈減壓,達成「均衡台灣」目標。如今地方創生的均衡台灣目標仍遠,但細探偏鄉教育問題與地方創生,兩者緊密相連,教育絕對是地方創生不可或缺的一環。
  • 吳東懋指出,臺灣傳統升學體制的學校設置邏輯,是「把人往有資源的地方集中」;但地方創生構想,則是以「把人留在地方」,兩者目的有非常大的差異。國民教育要擺脫升學導向、讓學生成為他想成為的樣子,必須提供學生了解地方文化脈絡的機會,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則需要建立地方與學校的合作網絡,才能在提升偏鄉教育品質同時,實踐把人留在地方的地方創生終極目標。
  • 永光國小與頂庄國小廢校後,迄今沒有校舍再利用的積極規劃。彰化縣政府在潭墘國小廢校規劃中說明,未來擬規畫潭墘國小作為遊學中心學校,永光國小將作為居家照顧場所,頂庄國小校址則擬規劃作為放置縣政府公文書檔案之用。柯志憲指出,潭墘村有150公頃小麥田,潭墘國小推動小麥和在地食材教學多年,遊學中心的定位與潭墘村的小麥文化連結程度不高,無法回應地方需求,彰化縣政府應該協助社區和潭墘國小加強合作推動小麥食農文化,讓社區和潭墘國小都可再度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