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論壇/從想像到真實」修訂間的差異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6 次修訂) | |||
行 2: | 行 2: | ||
*布彥隆之:NUNOHIKO TAKAYUKI,歷史學者,文物圖書出版人,滿族。主要研究方向日本中世、近世史(尤精熟與安土桃 山時代社會史)與東亞古代國際關係史。十年中研究考察了日本中世時代近100座城池 遺址,獨立進行了「明智光秀」的專題深入研究。編著有《河洛曦光·青銅器》(杭州· 西泠印社 2013)、專論有《東照宮陽明門的文化構造與江戶時代官學儒教思想 》 、 《中華世界:自我與域內他者雙重認同的文化空間》等 ,現正撰寫一部東亞歷史視野的 日本史論著。 | *布彥隆之:NUNOHIKO TAKAYUKI,歷史學者,文物圖書出版人,滿族。主要研究方向日本中世、近世史(尤精熟與安土桃 山時代社會史)與東亞古代國際關係史。十年中研究考察了日本中世時代近100座城池 遺址,獨立進行了「明智光秀」的專題深入研究。編著有《河洛曦光·青銅器》(杭州· 西泠印社 2013)、專論有《東照宮陽明門的文化構造與江戶時代官學儒教思想 》 、 《中華世界:自我與域內他者雙重認同的文化空間》等 ,現正撰寫一部東亞歷史視野的 日本史論著。 | ||
*在東亞的歷史空間中,黃河以及長江流域衍生出 的社會文明,曾經為東亞世界的文化形成,起到 過「範式」和「標準」的作用。 但是,在現代社會的文化視野中,我提倡從日本 看中國,也贊成從韓國看日本/從越南看蒙古等, 從視角立場的轉換來看,中國也是日本/韓國/ 越南的「周邊」。 畢竟,堅持「歷史想象」的人太多了,我需要做 一些這樣的工作。 | *在東亞的歷史空間中,黃河以及長江流域衍生出 的社會文明,曾經為東亞世界的文化形成,起到 過「範式」和「標準」的作用。 但是,在現代社會的文化視野中,我提倡從日本 看中國,也贊成從韓國看日本/從越南看蒙古等, 從視角立場的轉換來看,中國也是日本/韓國/ 越南的「周邊」。 畢竟,堅持「歷史想象」的人太多了,我需要做 一些這樣的工作。 | ||
− | + | :<img src='http://quality-learning.net/MediaWiki/images/1.png'/> | |
− | + | :<img src='http://quality-learning.net/MediaWiki/images/2.png' width='800' height='564'/> | |
− | + | :<img src='http://quality-learning.net/MediaWiki/images/3.png'/> | |
− | + | :比如“朱子理學”是屬於整個東亞古代共通的文化 遺產,不是現代世界某一個國家專有的“財產”。 | |
− | + | :<img src='http://quality-learning.net/MediaWiki/images/4.png'/> | |
− | + | :<img src='http://quality-learning.net/MediaWiki/images/5.png' width='800' height='607'/> | |
*獨立研究與終身學習,是為了破除虛像,進入實像的探究,這不僅不會折損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反而有所補益。 | *獨立研究與終身學習,是為了破除虛像,進入實像的探究,這不僅不會折損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反而有所補益。 | ||
*#(感性認知)首先學習的基礎是濃厚的興趣 | *#(感性認知)首先學習的基礎是濃厚的興趣 |
於 2020年8月3日 (一) 06:04 的最新修訂
從想像到創造:多元文化視野的形成,以青少年歷史學教育為中心
- 布彥隆之:NUNOHIKO TAKAYUKI,歷史學者,文物圖書出版人,滿族。主要研究方向日本中世、近世史(尤精熟與安土桃 山時代社會史)與東亞古代國際關係史。十年中研究考察了日本中世時代近100座城池 遺址,獨立進行了「明智光秀」的專題深入研究。編著有《河洛曦光·青銅器》(杭州· 西泠印社 2013)、專論有《東照宮陽明門的文化構造與江戶時代官學儒教思想 》 、 《中華世界:自我與域內他者雙重認同的文化空間》等 ,現正撰寫一部東亞歷史視野的 日本史論著。
- 在東亞的歷史空間中,黃河以及長江流域衍生出 的社會文明,曾經為東亞世界的文化形成,起到 過「範式」和「標準」的作用。 但是,在現代社會的文化視野中,我提倡從日本 看中國,也贊成從韓國看日本/從越南看蒙古等, 從視角立場的轉換來看,中國也是日本/韓國/ 越南的「周邊」。 畢竟,堅持「歷史想象」的人太多了,我需要做 一些這樣的工作。
- 比如“朱子理學”是屬於整個東亞古代共通的文化 遺產,不是現代世界某一個國家專有的“財產”。
- 獨立研究與終身學習,是為了破除虛像,進入實像的探究,這不僅不會折損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反而有所補益。
- (感性認知)首先學習的基礎是濃厚的興趣
- (理性認知)其次是去除本世代的本位影響
- (理性認知)再有就是廣域視野和空間的建立
- (理性認知)然後是系統縝密的學科和跨學科學習
- (感性認知)最後不僅是學術成就,更會豐富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