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論壇/讓孩子愛上學
教育,究竟要教給學生什麼?怎麼教?一直是台灣許多父母及教師們關注的議題。台灣的教育重視「技巧」和「完成度」,忽略了中間的過程,社會成員的「複製性」顯得相對較高。這也許有利於大量複製的工業時代,但面對未來不可預知,甚至60%的工作型態還未誕生的世代中。面對此,我們的教育必須變革!
首先,學生的「學習歷程」必須要改變。
新科技的取得越來越便宜,越來越方便。學生從以往的學習「知道」,轉變成如何將所知表現出來並且言之成理,說之有據。傳統的學習歷程是透過不斷的精熟與記憶來提高完成的準確度。在這樣的教育氛圍下,學習過程被忽略了,學生只在乎最後的結果,不敢犯錯!缺乏面對不可知未來挑戰的勇氣。真正的學習歷程應該享受過程,由學習動機的產生到深入思考、分析問題到問題的解決。在歷程中不斷的積累學習經驗,最後,將所知藉由書寫或口語或是作品表現出來,這才是真正帶著走的能力。
其次,教師的角色必須被改變。
從前的教師是一個知識的提供者。面對學生學習歷程的改變,教師必須改變教學者的教學思維,由從前的「了解如何教」到現在了解學生「如何學」? 透過理解學生的多元學習歷程,協助學生產生學習動機,進而學習如何思考,如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師的角色變成教練、陪伴者、課程的發起者、協作者。成為名符其實的學習共同體;透過師生共做的學習歷程,為學生量身訂作屬於每一個不同個體的學習策略。
再者家長,乃至於社會大眾的觀念必須被改變。
台灣社會歷經多次的教改,多數家長都不得不承認,隨著資訊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的孩子們面對未來的社會,越來越需要建立核心的學習能力。不單只是在乎最後的結果。整個學習歷程中,我們的孩子是否學會思考?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於當前台灣社會的大部分家長來說,以課業成績來評斷小孩的學習能力,仍是目前的社會主流價值。在考試領導教學的環境形塑之下,學校變成了一個「考試的地方」,而學生們則成為一個個的「考試機器」。這種以考試為重的教育方針當然會左右教室裡的作風。老師們會為了配合考試而教學,從而輕忽學生真正學習、發揮想像、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我們的家長乃至於整個社會都沒有認知此一現象,那麼我們仍然只會以過去的學習方式 ,訓練出一批只重「技巧」與「結果」的「人柴」。
- 教育的變革核心角色是教師---有經驗的一線教師群。我們也看到散佈角落的熱情教師們,進行著一堂堂精彩的課程,如同星空滿佈!精彩的國文課,貼近生活的數學課,不再枯燥的科學課,充滿驚奇的繪本課…。「如果」這些老師都在一個學校,這個學校將會非常令人期待!
- 我們有一個夢,有一天所有的老師能夠自在的分享教案,互相學習,互相擦撞,不分公立、私立、體制內、體制外,只要你是一個老師。
- 我們有一個夢,有一天我們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殿堂,也許是小學,也許是國中小,只要你願意,都可以盡情在此進行一堂精彩的課程,在這裡沒有限制。你不會孤獨,這裡有一群老師,一群老師進行著「真正的教育」!
- 我們有一個夢,有一天,教育的方式可以不分場域,不分時間,實驗教育可以彌補傳統學校教育的不足,可以成為另一種選擇!
沒人知道20年後,現在這群小學生從大學畢業時,就業市場的圖像長怎樣?未來的許多工具與知識,有許多都還沒被發明出來,我們無法讓現在的孩子預讀未來的知識,但我們可以協助現在的孩子勇敢探索世界,建立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與膽識!因此,我們不是要把學校教的知識再「堆疊」一次。我們藉著體驗學習所累積的經驗,從巨人的肩膀上(系統知識)眺望得更遠、更高!一旦孩子建立起成功的鷹架作用,他就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我們相信,身體記住的學習,一輩子都忘不了。這也是Peter Senge在《學習型學校》裡提到的:「我們天生就是熱忱的學習者」。善用這樣的觀點是每一個愛上學習的老師最喜歡的學習文化,我們喜歡讓與我們接觸的孩子,透過互動與體驗,學會「如何學習」。並且永遠保持愛上學習的好奇心和學習動力。
實驗教育的夥伴相信,教育不該只是把孩子們的課表一張張填滿。教育應該有留白的時光,讓孩子透過體驗與思想。感受自然的美好 ;發現世界的遼闊。我們的夥伴相信,教育,是一種生命實踐的身體力行,是一種智慧經驗的交流與傳承。
- 多年的教學經驗積累讓我們清楚的知道,透過「經驗學習」是孩子「學習如何學習」的最佳途徑。唯有具備「經師」與「人師」的豐富資歷,才能以「愛與榜樣」為孩子形塑典範。
- 我們想要營造一種回歸正常的教育模式,我們希望台灣的孩子可以在遊戲中快樂學習;由實驗中探索科學;從操作中經驗數學;由情境中感受生命;從生活中學習美學。未來的工作者,將以「高感性」與「高體會」兩項特質立足社會。不管未來進入什麼職場,我們的孩子都要學會做決策,必須要具有基本的人文科學素養。同時也必須具備厚實的專業能力,才足以在全球競爭下展現硬實力。最後,我們的教育夥伴們認為最重要的核心能力是多元軟實力,也就是語言能力、溝通能力、創意、領袖魅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態度,我們認為這是最重要的核心能力。
- 因此,我們的教育夥伴們堅持「體驗式學習」,透過統整式的主題與專案學習模組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體,喜歡閱讀,能夠思考,善於提問,樂於探究,主動學習。我們想讓孩子回歸學習本質,回到每一種教育模式的底蘊。人,生而不同,不該用幾種模式就輕易將人歸類。我們相信一旦啓動孩子的學習動機,孩子的態度、視野、能力與素養將會伴隨孩子一生。
- 這是我們建立實驗教育的初衷,我們希望與教育現場的第一線教師交流,使台灣的教師能成為兼具人文科學素養與教師專業能力的興國良師,更重要的是期盼每一個老師願意傾聽孩子心聲,懂孩子的心!這是熱忱與專業交織下的教育星空!我們衷心期盼!
孩子天生是愛學習的·回想我們開始認識這個世界時·我們的好奇心引導我們一路建立起自己的學習基模與學習DNA·但曾幾何時·隨著年齡漸增·我們的孩子慢慢將低了學習的胃口與熱情·我們想在這一個歷程聊聊如何讓孩子重新燃起學習的熱情·我們藉著以下三個例子來說明孩子如何藉著適當的跨領域主題課程重新點燃學習的熱情
引言人:小實光實驗教育(原愛上學自學團)校長 李光莒 時間:120 分鐘
課程分享人:
- 台北市立和平實驗小學 游琇雯老師
- 讓學生愛上學習的山海諸神文字課
- 小實光實驗教育(原愛上學自學團)校長 李光莒
- 一堂點燃孩子的學習熱情的跨領域主題課:台北學
- 芽之塾 陳美惠老師
- 點燃孩子愛上學的熱情:在「芽之塾」的學習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