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論壇/世代正義、土地與居住正義/土地與居住正義

出自均優學習論壇共筆
於 2020年11月12日 (四) 09:01 由 丁志仁討論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已建立頁面,內容為 "==高房價、不動產稅改與地產文化霸權== 彭揚凱 原稿刊登於天下獨立評論2014.5 近日最熱門話題之一是,政府再次表示要「打…")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高房價、不動產稅改與地產文化霸權

彭揚凱 原稿刊登於天下獨立評論2014.5

近日最熱門話題之一是,政府再次表示要「打房」了!依據營建署最新發佈數據,台北市房價所得高達15.01,勇奪世界第一;新北市也不妨多讓,以12.67高居第三;其它縣市亦多超過國際認定合理房價的標準。

這波高房價漲勢,自2003年起一路攀升,非一日之寒。為何漲不停?最常見的說法是,全球低利率、多熱錢,為求保值與獲利,投入房市而推昇房價。此論點的確有其合理性,但卻很難回答以下提問:近十年來台灣經濟成長遲緩、薪資所得大幅倒退,我們何德何能攀頂攻下房價所得比世界第一?以及,全台房宅數高於家戶數且有百萬戶空屋,在供給過剩、價格高昂下,為何還會不停推案、持續漲價?更根本的是,既然資金是全球流動,為何獨鍾於台灣房產投資,難道「愛台灣」已打敗「資本無祖國」嗎?

答案是,我們忽略了因制度弊端造成的「乘數效應」,即台灣不合理的不動產稅制。不動產稅,一般可區分為交易利得稅及持有稅,前者在台灣為土地增值稅與房屋交易所得稅;後者則是土地稅與房屋稅。先講交易利得稅部分,我國向來都不是「實價課稅」,而是用遠低於市價的土地公告現值及房屋評定現值為基準,實質稅率低的不像話,之前監察院曾調查公布兩個豪宅案例,買賣皆賺了上億而稅賦不到1%。再來看看持有稅,同樣不是「實價課稅」故實質稅率極低,約略只有美國1/10,據台北市財政局的研究,台北市精華區一間市價三千萬的住宅繳的持有稅比一台百萬不到國產車繳的稅還少,帝寶豪宅持有稅比管理費便宜。

由於不動產稅制嚴重偏低與不公,台灣成為全球「炒房樂園」。在低利率與游資豐沛的狀況下,形同制度性誘導資金投入房市,鼓勵炒房累積財富。於此,房價與所得越拉越大連中產階級也出局,可購屋者多非居住需要而是投資慾求,空屋百萬裡新屋、豪宅所在多有,台商海外打拼但卻堅持回台炒樓,房產投報率讓其它產業眼紅紛紛下海,直至惡化到當下世界第一的田地。

一談到稅太低,老百姓就很敏感、緊張,深怕政府「萬萬稅」,因此有必要就不動產稅賦意義進一步釐清。首先,在資本主義體制裡,房產(土地)因其有限性與獨佔性被視為特殊財貨,其價值高低涉及經濟積累與社會穩定之權衡,放諸全球,租稅是公認因應高房價最有效的調節工具。更深層來看,須知,房產增值係建立在社會整體貢獻而非持有人的努力勞動,以北市最夯的捷運帶動周邊房價為例,捷運鉅額建設資金是來全國納稅人之貢獻,房屋坐地增值利益卻被私人通吃,因此有必要藉稅賦讓「地利共享」。最後,也是最常被忽略的是,不動產稅是縣市政府最重要財源,然因我現行稅制過低使得稅收先天不足,再加上選舉「肉桶政治」讓財政後天失調,造就了依賴圈地開發賺錢的惡質地方文化。是故,苗栗非得要推大埔區段徵收、台中才要市地重劃個不停、桃園大張旗鼓搞上千公頃航空城、淡海空地一堆但二期計畫還是蠢蠢欲動;以及,公有土地不停標售流失、良田與保護區不斷開發破壞..,國土保育與地方治理沈淪崩壞。

回到高房價問題,既然不動產稅制弊端是主要原因,為何放任糜爛至此呢?實話是,從1992年王建煊因主張實價課徵土地增值稅導致下台以來,不動產稅制已成了沒人敢拔虎鬚的禁區。老虎何在?政商共構的地產權力集團(Power Bloc)當然是首惡,只要看這幾日財長、趙藤雄之流對房產稅改會引發「金融危機」恫嚇喊話便可理解。這批人說出這種話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值得深究的是為何此說法大家會買單?以下我想借用葛蘭西(Antonio Gramsci)的霸權(Hegemony)理論來做點分析。

台灣家戶房產分配結構中,擁有一房、計畫買房、購屋無望這三類加起來絕對佔多數,在高房價狀況下,由於換屋、買屋、租屋皆更為艱難,他們明顯是受害者。然由於長期在地產權力集團宰制下,建構出一套地產文化霸權,它除了正當化該集團地產利益掠奪外,更滲透進了大眾的意識之中認為此乃正常與合理。從經濟面強調「不動產是火車頭產業」、「房價漲代表經濟好」;政治面標榜「開發就是進步」、「房價高代表有政績」;直到內化為「買房是人生奮鬥目標」、「房市為理財投資首選」這類個人價值皆是。於此之下,高房價縱使是民怨之首,但房價跌卻更是「恐懼的總和」,此為台灣高房價困局之深層困境!

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們,如果你屬於上述三類受害者,我想丟出一組提問:抱怨高房價是認為炒作不公義,還是妒恨為何我沒有機會?有一間價值不斐的房子時,會支持不動產稅制改革嗎?捫心自問,你/妳的答案是什麼!

阻礙社會住宅的三座大山

彭揚凱 原稿刊登於頻果日報2015.10

隨著大選時間將近,各組候選人各式政見紛紛出籠,然或有交鋒火花者,社會住宅政策當屬其一。就此,筆者做為倡議社會住宅的始作俑者之一,有必要點出這些年相關爭論的關鍵盲點,實為阻礙社會住宅的「三座大山」,亟待各方釐清攀越。

第一座大山是「無效論」,以諸多房產名嘴為代表。簡單的說,就是認為社會住宅並無法解決高房價問題,係徒勞無功。這種說法最大的謬誤在於,簡化住宅問題而假設有單一的政策解方。綜關各國社會住宅推動的歷史脈絡與經驗,起心動念都是著眼於國民「基本居住權」,但最終皆搭配住宅市場、租屋市場的積極介入管理方達綜效。對照來看,台灣當前居住問題在於政府在「基本居住權」與「市場管理」長期缺席,致使購屋市場、租屋市場雙重失靈,人民買不起、租不到、住不好。換言之,不要求政府應從健全市場、發展租屋、社會住宅三管其下,反以「無效論」講法潑冷水,不是無知於住宅政策ABC,就是「張飛打岳飛」的烏賊戰術!

第二座大山是「適得其反論」,標竿人物是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其認推動社會住宅,只會加遽都市集中,衍生出城鄉不均、淹水、天災等新問題。此論點的弔詭之處,在於把兩件不應衝突的事推導為直接因果關係。須知,台灣城鄉不均與環境承載危機,乃國土規劃闕如與房產炒作開發之總體現,主張推動社會住宅,其根本價值意涵,便是挑戰此等「空間規劃國家高權」讓位給「房產交換政商利益」的陳窠;以及,就城鄉均衡、生態城市學理而論,社會住宅幾時成為對立面呢?又就事論事,當務之急為何不是農舍濫建、農地徵收、山坡地開發、公有地賤賣、容積大放送、副都心鬼城、新市鎮擴編、百萬空餘屋..等眼前課題,而是前途未卜的社會住宅?離譜的是,此語竟出自曾掌管全國空間規劃的前內政部長口中,豈能服眾?實為「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第三座大山是「技術推翻原則論」,此種說法的人最多,從政治人物、技術官僚、到號稱學者專家都有。相較前兩者,此論調相對婉轉,其不會挑戰甚至還高喊支持推動社會住宅之原則價值,但接著會提出種種技術問題而得出「立意良善、窒礙難行」的結論。舉凡土地在哪?錢在哪?品質堪慮?管不好怎麼辦?標籤化誰負責?..,不一而足。平心而論,社會住宅為帶有補貼意涵的住宅建設,缺乏政府投資介入是做不到的,然前面所列舉的這些問題,試問哪個推動的國家沒遇到過?各國因應之道,不外乎透過資源統籌調度、法令制度建立、中央與地方合作、政府與民間協力等一系列作為來解決。而這正是馬政府過去社會住宅政策「罩門」所在,即問題不是要來「解決」而是用來當「藉口」。此「技術推翻原則」的質疑,實乃最最反動的修辭是也!

據悉台北市長柯文哲即將辦理「首都圈公宅論壇」,屆時將邀三組總統候選人團隊出席對談,誠摯希望各方能就事論事,別又在本文所述「三座大山」裡打轉,讓政策回歸到理性思辯,誠乃國家之幸、島嶼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