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論壇/淺看臺灣體育現象
前 言
體育課應該是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之一,但除了跑步和打球外誰能記起體育課還上了些什麼?或是誰來上體育課的?
體育課,從來不是學校教育裡真正被重視的課程。
- 體育課是什麼?
- 學校要怎麼排體育課?
- 夾縫中的體育課與民族大義?
- 形形色色的運動還有什麼能排進體育課?
主持人:陳啟利
中華民國各級學校家長協會 秘書長
新北市歐鼓特青少年鼓藝團 副團長
與談人:李春芳
新北市大豐國小 校長
體育課原應是學校教育裡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尤其是小學時期的躲避球更是師生最期盼而成人最懷念的時光,但在這回憶的背後,不妨回想看看除了躲避球外,還有誰能記得起小學體育課裡上了那些課程?體驗了哪一些運動?又不妨回想看看,上體育課時,老師的穿著是甚麼?是誰來上體育課的?
1.體育的主體為何?目的為何?
體育應該是培養並形塑學生正確運動觀念、追求健康人生、建立正確人際互動觀念與品德形塑、鍛鍊強健體魄的最佳課程,其主體應該是學生以及學生群體。 授課者應該是體育專業人員,通曉人體生理結構、理會學生個別差異、能夠循序漸進並趣味化的將體育理論轉化成淺顯易懂、樂於接受的常識與知識,最終目的是建立學生正確的運動觀念,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並於體育活動中建立學生自信、培養出互助合作能力,願意終生從事體育活動。
2.背負民族大義的體育界
臺灣或華人世界看待體育,往往有相互矛盾的心態。一方面認為體育不是重要課程,最好以國英數理為重;而從事體育或體育性向較強的孩子,往往被認為弱勢,未來不具備生涯發展能力。因此,政府必須以政策鼓勵學校體育發展,安頓運動選手生涯。 另一方面,體育競賽又被賦予了強烈的國家民族振興大任,國家代表隊出賽背負了只能贏不能輸的任務。 扭曲的觀念,使得學校的體育設施因陋就簡,沒有因應海島氣候的上課情境及相關淋浴設施,使得學生在未具專業師教授下忍受豔陽下上課的苦楚後,還得因為沒有淋浴設施及妥適排課時間,而必須忍受流汗後渾身髒臭繼續上其他課程的厭惡感,莫怪乎一大堆女同學排斥上體育課。 對於運動選手未來出路的擔心,又箝制了家長鼓勵孩子從事體育的意願。 體育,被賦予太多的期待,而沒有相對的支持。 哪一個運動項目在世界體壇嶄露頭角,政府就隨著民間一窩蜂的投注資源在那裏,絲毫沒有整體長遠的規劃。
3.在夾縫生存的體育課
升學不看體育成績,社區規劃沒有考慮民眾運動所需。普通教師不具備體育專業,專業體育教練不具備教育專長。 學生得不到適切的人才教導,沒能在相對舒適、切用的環境與設施進行體育課,享受不到體育的樂趣。 民眾在日常生活裡,從來得不到支持持續進行運動休閒,出門就是馬路,公園是奢侈,即便是運動休閒中心的設置,也因收費自然產生門檻,達不到普遍參與的目的。 體育課,只是國家健康福利衛生政策裡聊備一格的花瓶。
4.其他形式的體育~另一種可能
單車與路跑似乎是台灣體育的一帖解藥,拜全球單車熱之賜,各級政府紛紛劃設單車專用道,鼓勵民眾使用單車進行交通與休閒。而各級政府與民間單位近年來辦理的各項路跑活動,已然成為另種商業行為,跑步人口增多了,路跑成為時尚,全民似乎進入了另個追求健康的境界。 單車的門檻不高,每個人都可以親近使用,似乎只要買了一部單車,就可以進行運動,達到追求健康的目的。 路跑的限制更低,買一雙跑鞋出了門就可以參加比賽,呼朋引伴地完賽、取得紀念證照,PO上網路以示合群、符合時尚。 沒錯,近年來許多學校的老師,開始從事單車運動,也帶領學生進行單車課程,甚至有些特色學校開發出單車遊學課程,在校內購置了數十輛的單車;新聞媒體也常常披露師生挑戰單車環島的消息。
還有更多民間社團引進外國學生來參加單車環島行程,進行國際交流。 但蔚為風氣的運動,就是健康的嗎?就是臺灣最佳的體育模式?
背後,還有其他種種問題值得探討……
與談人:黃明正
跨界藝術家倒立先生/代表作《透明之國》獲2011台新藝術獎特別獎
臺灣人不發掘自己的天賦、不鼓勵追求夢想、不懂自己的土地有多珍貴、不知道自己的文化其實獨步全球,在世界的地位上也沒有什麼尊嚴。可怕的是,我們正朝著這四不一沒有的方向全力前進,我們是不是真的窮得只剩下錢…?
長久以來,我們是不是只追著鐵飯碗在跑?這樣的方式活在世界上,我們贏了嗎? 還是我們換來效率低的公部門系統、扼殺創業的環境、低工資的就業市場、即將逝去的古老文化、被消費行為摧殘的土地以及不斷的黑心風暴?這些難道不是追求鐵飯碗價值觀造成的惡性循環嗎?
把臺灣看成自己的寶貝小孩,她缺了什麼、擁有了什麼特質你知道嗎? 天賦、夢想、土地、文化是我們的寶貝,我們有自己的金飯碗! 倒立先生教你如何看見寶貝的珍貴並且邀請大家一起保護寶貝。
創業難嗎?最難的應該是自己吧? 鍛鍊健康的身體難嗎?最難的應該是說服自己下決心吧? 倒立先生分享自己藝術主體、社會企業為理念的創業甘苦談; 以及自我訓練過程的酸甜苦辣。
夢想是種能力,但我們壓根沒去練習這種能力不是嗎? 倒立先生與您分享夢想能力的四個原則。
寶貝的未來在我們自己手上。
【倒立先生簡歷】
1983年 生於臺灣屏東
1993年 進入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接受雜技專業訓練
2004年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主修表演
2010年 「當機劇場」正式成立並開始進行【時間之旅Momento Trip】一個為期三十年的馬戲特技環遊世界計畫(2010-2040)。8月,以臺灣為起始站,經歷五個月、繞行二萬公里之遙,完成了世界首創倒立環臺之舉
2010-2011年 披荊斬棘、創業如戰爭,到臺灣各地街頭賣藝與學校演講近550場、倒立自拍,賺取經費以及訓練自己適應夢想計畫的生活;首創以「馬戲寓言體」敘事法方式將馬戲、特技、旅行影像結合,創造出一齣有聲有色的獨腳戲,其代表作《透明之國》於2011年獲選為台新藝術獎特別獎
2012-2013年 堅持到底,持續針對臺灣特有文化:廟宇、高山景色、住宅、農作物、城市至高點、古蹟、臺灣企業、夜市作倒立攝影;環台三年同時進行近400場臺灣各地各級學校及企業演講,堅持90%的時間要留在校園演講,認為「學生才是改變的開始」
與談人:謝雅文
銘傳大學/國際企管系/學生
故事就從我小學開始說好了,跟一般女孩不太一樣,我的個性比較像男孩,喜歡跑跑跳跳,嘗試新奇的事物,也熱愛運動。每每下課時間都會跟著男生一起到操場上打躲避球。小學五年級時,班導師帶著我與其他同學組成了”拔河隊”,那是我人生第一個運動專長的開始。
國中時被編進大部分同學都熱愛運動的班級,因為部分同學是足球隊及橄欖球隊,因此被封為體育班。因為這樣別班的同學就會認為我們很笨只會運動沒有什麼用,也不能幫學校增加榜單的亮眼度,甚至連我的親戚朋友們都開始瞧不起我。我媽媽曾經告訴我,學運動將來沒有出路,對你沒有幫助,不如多花點時間讀書,未來才有希望。那時的我其實早就知道這件事,但是這並沒有減少我熱愛運動的心。仍然是繼續練習當時最盛行的大隊接力,也代表了學校去比賽。
那時候明志國中已經連兩年贏得了國中大隊接力冠軍,只要再一年我們就能將象徵勝利的金龍旗帶回學校。那時大家拼命練習就為了證明我們存在的價值。天不從人願,我們沒有帶回金龍旗。講到這個就很辛酸,當時我們其實是有機會抱回金龍旗的,卻因為一次的掉棒,原本該由傳棒的那位撿起來遞給下一位跑者,但可能因為情急之下,下一位跑者自己回頭撿起接力棒就開始跑。我們以第一名的佳績跑完,卻被告知直接淘汰。大家聽到這個消息先是抗議,但知道抗議無效後大家哭成一團。講說努力白費有點太超過,但就是覺得不公平為什麼是直接淘汰,我們又沒有做出什麼像是作弊之類的事情。那時候我也真的了解到台灣在體育方面的制度很不完善。不過聽說在那次事情之後不少老師有跟體育署反應,往後都是以加秒數作為懲處而不是直接淘汰了。
高中階段基本上是有什麼活動就玩什麼,我也沒有繼續練跑步了;而且我發現很多女生都不想動,覺得運動會流汗、會很熱、很髒。那時候認識了一對家管很嚴雙胞胎姊妹,開啟另一段讓我一輩子都難以忘懷的記憶。
我希望以後國小、國中、高中的體育課能像大學一樣,可以選擇自己想要修的項目,讓體育課至少是玩自己有興趣的項目,比較能說服學生用心上課。但是要怎麼安排可能還是要好好規劃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