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論壇/咱糧學堂

出自均優學習論壇共筆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記一段種子與土地的教育旅程

為推動校園食育教育,並讓學校師生有機會親近土地、親近農業,同時更為支持本土農業,支持為台灣農業努力的社會企業,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自2011年起,開始與推動本土種植、友善農業卓然有成的「喜願共合國」合作,推動「麥田見學」計畫,有39所學校參與在校園內種植小麥的培育計畫;2012年加入大豆,推動「豆麥見學」培育計畫,有28所學校參與;2013年擴大雜糧種植的種類,除種植小麥、大豆外,也加入種植蕎麥與芝麻,擴大推動「咱糧學堂」,先有40所學校參與,2014年持續推動「咱糧學堂──復興國產雜糧運動」更獲得熱烈響應,有120餘所學校報名參加。120餘所學校的師生,包括陽明山上,甚至是澎湖、金門、馬祖、綠島的學校,已經在今年秋天,一起在各地的校園中,撒下我們的糧食──雜糧的種子。

國小六年級學生正在採收大豆情形

事實上,教師組織關心這塊土地,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在全國教師會成立初期(1999年)即成立「生態教育委員會」,並與其他進步團體共同關心土地與生態;2011年工會法修正後成立的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接續全國教師會的努力,繼續支持本土農業與友善種植,持續在校園推動復興國產雜糧運動。為更能全面性的關心台灣農業,自2012年起,全教總社會發展部還組訓志工,協助各地的農夫市集,目前已有許多老師自發擔任特定有機農產志工。

過去幾年,不少國家都十分關注農糧自給率的問題,以日本為例,為使國民更重視糧食與農業,2005年就頒布「食育基本法」,結合家庭、學校、社區的力量,在全國推廣食育教育與環境教育,日本小學生透過農事體驗,不僅關心糧食問題,也進一步培養「團隊合作」、「獨立判斷能力」以及「社交能力」。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這幾年在校園中推動國產雜糧復興運動,「喜願共合國」的施明煌先生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施明煌先生為了提升台灣的農糧自給率,縮短食物旅程,自2007年開始與各地農友推廣友善環境模式的小麥契作,並建構行動化生產履歷系統平台,使「生產者」、「加工者」、「消費者」在透明、友善的溝通模式相互關懷,共同學習成長。在推動麥田見學、豆麥見學、咱糧學堂中,提供學校師生種植的所有的種子,都是由「喜願共合國」免費提供寄送,施明煌先生正是這一波復興國產雜糧運動關鍵的推手。

很多人在問為什麼選擇種植小麥、大豆、芝麻、蕎麥這四種作物,這個選擇當然有其重要的意義。雖然台灣早已是米、麥雙主食的社會,但是我們的麵粉卻十之八九仰賴進口,2009至2011年麵粉進口量均在118到123萬公噸之間,一般人也習以為常,以為台灣無法種植小麥,事實上,台灣小麥可溯源自先民渡海拓墾時期,以麥為名的地名,如雲林麥寮,正是歷史的見證。

與「小麥」同為難兄難弟的「大豆」並未獲得各界的重視。在台灣「大豆」(台灣俗稱黃豆)為傳統「五穀」中的「菽」,大豆通常以種皮顏色來分類,黃豆種皮稱為「黃豆」,綠色種皮稱「青皮豆」,黑色種皮稱為「黑豆」,褐色種皮稱為「茶豆」。大豆營養價值極高,為高蛋白質穀物,被稱為「從土地上長出來的肉」,為日常中最易於取得的蛋白質來源,更是素食不可或缺的食材,是台灣大量做為食材的糧食作物。台灣近年來進口量約在250萬公噸,而其中卻有90%為充滿爭議的基改大豆,政府放任而毫無管制讓基改大豆進入食品加工生產系統,但弔詭的是卻無推動本產無基改大豆的種植計畫,讓學校營養午餐曝露高度風險之中。

芝麻的正式學名是胡麻,是胡麻科胡麻屬植物。遍布熱帶地區,但在溫帶地區也有種植。因為芝麻的種子含油量較高而且可以食用,所以被大量種植,台南市善化區即是芝麻的重要種植區。芝麻是油脂的來源,在食用油造成食安危機後,可以重新讓孩子對食用油有新的認識。蕎麥生長期短,不需要很多的養分,它可以在貧瘠的酸性土壤中生長,算是秋冬作物,即使氣候變化異常,它還是可以存活下來。

因為食安問題層出不窮,讓老師們心裡著實驚慌,也讓全教總下定決心要從教育紮根。學校應該讓孩子從小體認到,對土地友善就是對自己友善,在種植的過程中理解,從種子到糧食是一段多麼不容易的旅程,不應該被金錢的價值輕易的取代。

老師們正開始將雜糧種子深植校園,並將各種雜糧種子成長過程,結合學校教學活動,融入藝術與人文領域或是語文領域融入的教學中,讓孩子透過繪畫、勞作、攝影、新詩創作、作文、製作小書等方式,留下他們最美好的印記。

除了教師在教學現場的具體實踐,共同參與的學生在校園中實地觀察小麥田、大豆田、芝麻田以及蕎麥田,我們更進一步規劃結合「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與台灣北、中、南三大麵粉廠,一起參與協作觀察和後端加工參訪的行程,讓教育融入各地產業資源,以實際的農作體驗「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縮短食物里程的真諦。

未來我們更將持續鼓勵各級學校發展土地與農業的相關課程,俾使愛護土地、重視農業、珍惜糧食的理念能在校園埋下種子。當然,正如本土小麥僅及進口總量的1/10000一樣,我們所做的也不過是小小的一步,未來台灣教育體系應以更為具體的作為,將教育與土地、農業做更友善的結合,更期待社會各界能以具體、有力的行動,支持台灣本土農業。

咱糧就是我們的糧食

從種植咱糧開始

讓老師與孩子開始一段與種子和土地對話旅程

小麥、芝麻、蕎麥、大豆

是屬於粗放、低耗能、低投入的植物

意思是這些植物不需要很多水、很多人力照顧

而且田間管理容易

今年秋天,大家一起來撒下種子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邀請您

共同推動復興國產雜糧運動

持續為提升台灣糧食自給率的教育紮根

(本文刊載於通識在線2015年1月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