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論壇/行動學習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丁志仁引言
一、行動學習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訓練
行動學習是非常典型的「任務導向式」的課程設計,可以提供同學「使用」知識和技能的機會。
- 教同學如何「問對問題」:這次「任務」的本質是什麼。例如:一次行程的路線安排。
- 把大問題拆解成較小的問題。例如:先將一次行程的拆解成:路線、經費、日程三個問題。而經費再拆解成:食、宿、交通、門票…等更小的問題。
- 找出事情變化規則。例如:食的經費會分成早、中、晚三餐,而且每天週而復如。
- 把問題抽象化,把細節淡出。例如:早餐的菜色可以在抽象化過程中忽略,專注於早餐的預算額度。
- 蒐羅、學習解決問題有關的知識或技能。
- 設計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例如:可以在預算額度內,又營養、美味的早餐方案是什麼。
- 串接小問題再還原成原來的問題。
- 將解決方案代回真實脈絡,驗證解決方案的有效性。
- 發表是吸收的利器,也可以幫助同學整理經驗。
二、六年制學程行動學習的訓練
- 單日行動學習:國一以上,就不時提供許多單日行動學習活動
- 多日分組行動學習:國一以來,每學期期末就有一次分組的行動學習,每次大約5天左右,每天都要買菜燒飯至少一餐,行程由同學自己策畫所有細節。平常不利害的同學會變利害。
- 單車 600 公里:全班騎單車從淡水出發,經過宜蘭、花蓮、台東、屏東,繞回西部,從楓港解散。
- 境外川西行動學習:國三暑假時老師帶部分同學(自願)到中國四川成都及澤根藏寨做 10 天的境外行動學習。
- 個人境外行動學習:高一以同學個人或找志趣相同的同學到同一個國家或地區進行行動學習。以融入當地的生活機能為目標。例如,西安行兩個人不算機票和住宿,八天才花台幣 5000 元。
- 2019年全班境外行動學習:預計 2019 年時到歐洲做進行 30 天的大型行動學習,先有 10 天的共同路線,再有 20 天的分組路線。目前已選出負責同學籌畫中。經費為政府對自學生的每學期補助,平常就進行專戶儲蓄。
三、能夠訓練的過程技能
- 各種透過網路蒐集資料的能力
- 分工合作與集思廣益的能力
- 策畫的能力
- 地理與地圖的能力
- GIS 的製作能力
- 網站的製作能力
- 生活自理的能力:如熟飪、記帳
- 外文能力
- 面山教育
- 視不同任務,會鍛煉出不同面向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看看產出網站
- 丁禾西安境外行動學習的網址:http://jendo.org/~丁禾/China/
- 請看其中記帳部分
朱佳仁引言
- 行動學習幾乎是台灣體制外學校的必備教學活動,學生在行動學習中能學到的策畫行程、團體合作、解決問題、與人接洽與談判、基本會計、落實書本知識…等等的經驗,是非常珍貴難得,永生難忘。在這邊分享在策畫與執行行動學習的幾個思考,並分享幾個實作的案例,與如何與台灣在地的文史工作者、文創工作者合作的經驗。
- 一般來說,行動學習的執行可以分計畫前、計畫中與結束後
在活動前,要問,這個學習活動的目的在那?要學生經驗什麼?學生可能得到什麼?
在活動中,要處理各式突發狀況,每日的討論與分享,讓學生能交換情報、凝聚團體的動力,並利用各式現代通訊軟體如LINE、Fb社團讓沒參與者也能夠有感,有最重要的是抱持「意外永遠是最好的學習機會」去處理狀況。
在活動後,讓學生能自由的以自行喜歡的方式記錄整個學習活動並有分享的時間。 - 三個案例:
- 麥田見學:與喜願小麥的合作,從接到小麥種籽,開始整地、播種、種植、觀摩專業農友的種植、小麥相關知識與體驗,最後參觀麵粉廠的完整行程
- 原來學苑,一個混齡共學團的行動學習操作,如何利用混齡的優勢進行行動學習,如何從大人完全插手,過渡到由小孩做主的過程
- 甘樂文創的職人小學堂:在三峽老市區拜訪達人的經過,與當地文創團體的溝通共同設計
劉文澤引言
- 貝格爾遊學簡介
- 貝格爾遊學(原21世紀教育研究院遊學項目)成立於2012年,秉持生活教育及自然教育的理念,專注於遊學和營地課程的研發與帶領,及相關師資培訓服務。課程內容涵蓋自然與戶外、生活與藝術、文化與社會、科學與工程、責任與行動5大領域,採用體驗式、項目式和服務式學習方法,讓參與者在知識、技能、情感、價值觀四個維度全面發展,從而能夠面對未知與未來,成為更好的自己。
- 願景: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多元情懷、無懼未知與挑戰的自然公民。
- 理念:讓教育回歸生活,讓生命重返自然
- 基於生活的行動學習模式與案例分享
- 感受生活------體驗式學習
- 探索生活------項目式學習
- 融入生活------服務式學習
- 行動學習能力體係與課程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