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論壇/「窮人」自學的可能與願景

出自均優學習論壇共筆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基本資料

微社群名稱

厭學者引路協會

社群簡介

我們是一群在乎「自主性=生命力」的夥伴,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專家,即使是孩子也一樣。我們希望創造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自學模式,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休息、感受、思考、安排適合自己的學習,創造真正的「適性教育」,讓更多社區青少年知道有「自學」這個選項,有機會體驗到以自己為主體的學習。

議程人員

黃懷瑾、曾琬珊、高瑋呈

倡議內容

我們認為,體制內的教育是階級複製的推手,從幾個層面來分析體制內教育:

  1. 學業成就至上的信念,讓不適合這樣的學習方式、評量方式的學生逐漸落後淘汰,學習成果與經濟資源高度正相關(能取得有效方法、充分訓練,例如補習或家教資源的取得)
  2. 學科脈絡中心,忽略學習的內在動機,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引發仰賴與他人競爭或是家庭背景培養的興趣,更容易複製家庭所在的階級位置
  3. 課業時間緊湊,學生的時間被學校佔滿,無暇探索、發展個人天賦與興趣,同時與社會情境隔離、無法發展社會意識
  4. 過度控制,不符期待=有問題,標籤化的視角,缺乏對學生脈絡與內在需要的理解,強迫讓每個個體符合標準化的期待,也讓個體失去學習自律、為自己負責的能力

因此,我們期望藉由各個面向的解放來談「窮人」自學的可能。為什麼我們認為窮人反而更適合(更需要)自學教育?

  1. 如果,學習主題可以完全由學習者基於自己的生活經驗、感觸自己訂定,而非任何科目:國英數、電機、資訊、美術都一樣。既成的領域,僅能當作學習的輔助與資源,不能成為學習方向感的主要來源)那才能根本解決「缺乏學習動機」的問題。因為他在形成主題的過程,必須不斷的與自己、與世界對話,反覆核對的過程中,才會長出「內在自信」與「主動」的力量,真正成為一個對自己負責的人。
  2. 多元智能的觀點,尊重學生天賦,可以自行決定學甚麼、怎麼學、怎麼評量,學生可以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方式進行探索與學習,而不必與他人比較、陷入不必要的痛苦與焦慮。
  3. 自學之後時間彈性自由,可以有更多時間進行身心覺察、回應身心修復的需要。當修復開始、學生原本被束縛的感知力被釋放,就更能自主地與感受連結,更明確覺察自己的需要。
  4. 設定地板(人權考量的底線,以不侵犯他人的身體隱私財產為前提)而非天花板(對行為模式的期待),中性的觀看、陪伴個體覺察、觀看自己的狀態。

基於以上的觀點,我們認為自學的推動對於發展窮人學習的自主性,是很重要的一環。

邀請對象

對教育的階級複製有興趣的人、想體驗自主學習的人、對人類發展信念與多元智能有興趣的人

報告摘要

團隊介紹




協會發起契機








改變理論






實踐方式